同志当球玩。
傍晚回到七所办公楼,江夏才发现楼里早没了往日的热闹。 搬迁的箱子堆在走廊,墙上的图纸被揭得只剩边角,连平时总飘着墨香的绘图室,都空了大半。找人打听后才得知,顺寿老师早上刚从车间回来,接了个电话,没歇口气就拽着研究员们开了会,也不知道会上说的啥。
反正啊,会后,研究员们个个嗷嗷叫着收拾行李,当天下午就一窝蜂地挤上了前往川省的火车。
江夏一脸老怀大慰,忍不住又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顺寿老师指定是把自己画的风洞图纸给大伙看了,所以大家才急不可耐的出发建厂!
这热情如火的年代啊!
想来也是,哪个玩风洞的能忍受“常规回流式低速闭口风洞试验段”的诱惑哪?而且还是用上了三分量应变天平这种专测“升力-阻力-俯仰力矩”三通道载荷的风洞测力元件的风洞!
忽悠大法再次成功!
不过,他们怎么不问问我对于测量元件的规划?图纸里面那个三阶梯圆柱他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加工?
要知道这个圆柱的中段,必须对称铣出两个“梯形沉槽”,形成 0.3 mm 厚的测力薄壁。
这个活普通的三轴加工中心可做不了,还是得用综合机械厂的升级版来试一下。
算了,提醒他们一下!
江夏一边想着事,一边开始爬楼梯。到了顺寿老师“租借”给江夏的办公室,和里面的中年人打了个招呼。
“诶!顺寿老师,你在啊。正好了,我想和你说下天平的事……”
裤脚沾满泥土,浑身一股香烛味的顺寿老师笑呵呵的摆摆手,塞给江夏一大摞信件,接着从自己茶叶筒里抖了好一些放到牛皮纸里包好。
揣进怀里后,嘭的一声把茶叶罐留给江夏,抱着自己的铺盖卷就往外蹿。
“诶!顺寿老师,正好我想跟您说说天平测力元件加工的事……”江夏话没说完。
“回头说!回头说!信你赶紧看!答应好的事可别失约啊!”顺寿老师连声催促着,人已经溜到了楼梯口。
啊?失啥约?
拆开第一封,信中除了表达同志情谊,更多的是催促江夏尽快将三分量应变天平和高速摄影仪送到绵州去。
嗯?啥就给你们送过去啊,我那意思是让你们自己攒啊?
江夏心里咯噔一下,预感不妙。赶紧往下翻腾其余的信件,好嘛……
纸页上除了 “绵州见” 的客套话,满是催货的字眼:老吴研究员画了个简笔画,天平上搁着架小飞机,旁边写 “给我天平,还你翼身融合!”
张工更直接,连地址都标好了 “绵州挨着养猪场的3号棚”,末尾还画了个感叹号。
江夏捏着信直接气笑了,还真是金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冲到楼梯间窗口,对着楼下那个摔了一跤,仍不管不顾爬进吉普车的背影高喊:
“顺寿老师!你们这么做太不地道了吧!你以为你跑得掉?”
说着双手猛挥,让门口的徽章战士拦着顺寿老师不让他走。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