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进化的综合机械厂(1 / 2)

这个一星期完事,还真不是江夏吹牛。

江夏虽然陪着轧钢厂的领导在外奔波(杨佑宁斜眼瞟江夏,你是不是说反了?),但他早前对厂内决策层进行的改进,其成效已然显现。厂内的技术改进工作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在一种崭新的机制下稳步推进。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夏部长支持下,由小刘秘书牵头组建的“综合机械厂协调部”。

这个部门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它像一套高效的神经网络,不仅将日常生产调度安排得井井有条,更关键的是,它为厂内技术科的研发项目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流程:项目上报、论证、资源调配、进度跟踪,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不再因某个领导的缺席而陷入停顿。

用江夏私下的话来说,整个综合机械厂仿佛正在形成一个具有初级生命形态的有机体。

这个系统或许还很简单,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拥有了“自主呼吸”的能力。即便江夏他们这些“大脑”暂时不在,这个肌体依然能依据既定规则维持运转甚至缓慢成长。

而这,正是江夏推行这套系统时,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个人的、能够自我延续和发展的体系。

此前,江夏敢于向兰田老同志夸下“30公里”海口的全部底气,正来源于这个“初级生命体”所孕育的最新成果——厂内技术团队刚刚攻克的新型二冲程发动机!

是的,呆毛崽到处浪,厂里的技术科可没闲着!

这台发动机缸径55mm,行程42mm,排量达到了惊人的。更绝的是,马卫红马大姐巧妙设计的自制离心离合器与2级齿轮减速机构被完美集成,使得整个动力总成的重量被控制在了惊人的8.5公斤!

还有,千万别忘了“一体快拆”这几个字。

马大姐创新性的把离心离合器直接做在曲轴输出端,再套齿轮减速箱,最后加上桨毂。

这样,三者共用铝壳,机械上是一体,但可以整体却可以通过2颗定位销加1个锥套的方式,在维护上起到“一体快拆”的作用。

虽然当初这个发动机立项的本意,是用来替换目前邮递员使用的“自改摩”上面那个发动机,但稍微扩展一下这台发动机的使用范围也是毫无问题啊。

除了用在单人动力滑翔伞上,江夏还为这台“小型动力万能芯”规划了一系列的去处。

便携式发电机要不要来一个?

这种小发动机减速后3000 rpm输出3–4kW,供一个连级电台或野战探照灯充电,比现在的手摇发电机加蓄电池方案,轻便最起码5倍以上!

还没完!

再改一改,加个螺旋桨做成小型舷外机,经推理最起码也有35kgf,推动个3吨的橡皮艇用8 km/h来个侦查渡河不跟玩一样。

除去这个,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诶,油锯、割灌机、水泵、喷雾器……都可以用上啊!

特别是油锯,现在东北林场里的工友用的还是的毛子货,要是换成的机芯,扭矩最起码提升40%!

这一划拉不倒一棵大腿粗的树,江夏都不信了。

当然,目前这台“小型动力万能芯”的作用还没开发完,但,一批次100台的成品,已经在江夏的认可下做了出来。

所以,兰田老同志要的那30套动力滑翔翼,还真是洒洒水……

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

虽然,现在的它只是一棵小苗……

看着这些细微却具体的数字,江夏内心充满了一种“孩子长大”了的踏实感。改进的思路是否正确,空谈无益,最终要靠铁一般的产品来说话。

就凭这台凝聚了新管理模式效率的“心脏”,若还说这动力滑翔翼飞不出30公里,江夏觉得,自己真能把脑袋揪下来给兰田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