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赵遹临终有良言(1 / 4)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08 字 2021-11-11

收到赵遹病重的消息后,徐泽立即改变行程加快返程速度,并派出安道全乘快马提前返回燕京,以为赵遹治病。

只是,医治不死病。

赵遹早年多在条件艰苦的广南、蜀地任职,长期奔波在外,染病后都是以本地草医胡乱医治了事,由此伤了根基。

平日里看起来没什么事,可一旦年老发作,便是药石难医。

安道全虽有“神医”之名,却只是医,而不是神,也只能给其勉强吊命。

等正乾皇帝赶回燕京时,国丈赵遹已经病入膏肓。

其子赵永裔正在河间府任上,按照朝廷制度,轻易不得随意离开辖区。

实际上,赵遹病发后,就没有给赵永裔传信,还是皇帝特许其回京,如今还在路上。

其独女赵竹娴虽然同在燕京城中,也曾出宫探望过赵遹。

但赵竹娴贵为大同皇后,要负担如同大同国土一样不断扩张的徐泽后宫管理,任务也很重,出入宫禁多有不便,更不能留宿宫外。

即便是亲生父亲病重,也不可能如平常百姓一样尽孝床前。

因为此事,其人倍受煎熬,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

所以,赵遹虽然富贵最于大同帝国所有臣子,可真到了晚年多病时,身边却仅有老妻刘氏和三个年纪尚小的孙子孙女陪护在侧。

虽然谈不上晚景凄凉,却也少了很多天伦之情。

徐泽匆匆回到宫中,就见到了憔悴不已的赵竹娴。

其人当即顾不得行程劳累,带着皇后便赶到了赵府探望病重的国丈。

赵遹之前已经陷入昏迷,刘氏迎驾后,欲要唤醒夫君,却被皇帝制止。

徐泽拉着赵竹娴走到赵遹的床榻边坐下,听着刘氏有一句没一句地小声诉说着国丈发病之后的事。

好半晌,赵遹的眼皮动了动,一直盯着其人的赵竹娴赶紧小声喊道:

“爹爹。”

“陛下?”

赵遹却没有管呼唤自己的女儿。

其人睁看眼睛就看到了皇帝伟岸的身影,初时还以为自己看错,又确认了两眼,果真是正是徐泽,赶紧挣扎着欲要爬起身,却被皇帝一把按住。

“老赵,不要逞强!”

老赵?

赵遹一阵恍惚,陛下多少年没有这么亲切地称呼过自己了?

十二年前,梓州路安抚钤辖贾宗谅欲邀取军功,故意横征暴敛激起泸南夷人暴乱。

结果却是准备不足又应对失措,致使官兵数次败于贼手,暴乱规模急剧扩大。

形势危急之时,勇于任事的梓州路转运使赵遹连夜赶到泸州,主动揽下了平乱之责,却因为蜀地久安,武备早已废弛,根本没法平定这次动乱。

其人不得已以怀柔手段暂时稳住了夷人,又扛住了教主道君皇帝欲要花钱买平安的压力,一再向朝廷上书求援,力主镇压夷人。

彼时,西军正陷在对夏作战的泥沼之中,一时难以抽出兵马。

赵佶乃给予厢军性质的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三个禁军指挥编制,并授予徐泽登州第二将副将之职,与齐州和秦凤路兵马同时委以平叛重任。

没想到距离蜀地最远,底蕴也最浅,赵佶和赵遹都没做多少指望的登州兵马却狂飙数千里,率先赶到了泸州,并在平乱中表现最为亮眼。

泸南平乱开启了徐泽传奇般的征战史,也开启了徐、赵二人的交往史。

那个时候的正乾皇帝才二十出头,锋锐毕现,已经有了瞥视天下英雄的豪气和布局宋辽等国,操纵天下风云的极大野心。

而且,徐泽不仅为赵遹解决了夷乱大患,还在他人生最低落时为其指点迷津,更为其人带来了政治生涯的第二春。

泸州乱平之后,徐、赵二人便结成了忘年之交,互以“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