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2 / 3)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7279 字 2020-07-10

文广上任之后,采取了东守西攻的战略。

仔细审视宋夏之间的边界,尤其是横山被攻破之后,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大体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在中部,是700里瀚海,无论大宋还是西夏,都没有跨越瀚海,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故此双方持平。

在东段,主要是西夏的嘉宁军司本来就实力最强,这一次大宋发动总攻,并没有打破宥州。

西夏目前为止,还保有宥州,石州,以及夏州和银州,足足有十几万人马驻守,相当强悍,他们不时反攻,袭扰,大宋方面只能以洪州作为根据地,采取守势。

但是在西线,情况就不同了,西夏对这里的经营不够,势力薄弱,杨文广就从西线发动中等规模攻势,过去了应理,将整个黄河上游都捏在了大宋的手里。

应理失守,西夏和河西走廊之间的连接已经被切断了,要想从凉州去兴庆府,必须穿越腾格里沙漠。

别说是在这个时空,哪怕回到了一千年之后的现代,穿越沙漠,依旧是很困难的事情。

西夏对凉州,仅仅能保持名义上的控制,其余的军粮,军饷,军械,战马,兵器,什么都运不过去!

人都是最现实的,凉州的人马也忠于李谅祚,也痛恨大宋,也不愿意和大宋做生意……可问题是他们想什么没有用,形势比人强!

凉州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办法自给自足,他们的牛羊土产需要卖出去,需要换回粮食,丝绸,食盐,布匹,还有更为宝贵的茶叶!

这些物资只有大宋有!

所以你会看到很荒唐的一幕,原本紧张对立的两国,私下里生意做得比以前还要大,人员往来更加绵密。

这也是夺取横山,西夏再也无法维持内部经济运转的必然结果!

大宋的商人很快发现,他们撞了大运,只要花两贯钱,就能换一头犍牛,香料,玉石,玛瑙,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各地的商人云集,拼了老命扫货。

像文彦博这样,花十贯钱,买了一袋子玉石,并不稀罕。

老文觉得他占了便宜,可卖玉石的小贩,却觉得自己赚大了!

一袋玉石,不过30斤,从西域运到兰州,并不算困难,至少比赶一头牛,一匹马容易多了。

但是一袋子玉石能换的钱,是牛的五倍!

十贯钱,在兰州能买到什么呢?

盐,上好的青盐,20文一斤,十贯钱就是500斤,拿到西域,跟那些部落交换,5斤盐,就能换一头牛,十斤盐换一匹马!

扣除路费,扣除打点关系,还有几十倍的赚头儿!

如果嫌弃食盐重,十贯钱,还能换60斤上好的白砂糖。

糖啊!

到了西域,简直比黄金还要珍贵!

就像大宋痴迷香料一样,过了西域,进入大食,那里的人简直把白糖当成命根子!

做菜用糖,喝水加糖,糕点更是糖堆出来的,大宋人吃了都会齁得难受,他们却乐此不疲。

那些心宽体胖的大胡子,几乎每一个都醉心白糖。

把大宋的白砂糖弄到大食,只要几十斤,就能换来差不多重量的真金白银,各种珍贵珠宝。

反过来,这些金银珠宝,到了大宋,又能换得无数的物资,光泽绚烂,色彩瑰丽的丝绸,柔韧舒适的棉布,还有茶叶,瓷器……说起来讽刺,王宁安一直以为要打通河西走廊,才能恢复丝绸之路,而实际上,丝绸之路已经提前运行起来。

两个冤家对头,居然在合力维系丝绸之路的运行,有趣吧?

京城的那些官老爷,只怕永远也想不到,竟然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情。

老文也不得不感慨,“二郎,说句实话,老夫也不得不佩服你,果然,支配人们行动的,不是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