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县主下嫁了(1 / 2)

崇祯行 不加思 4316 字 2020-01-28

柳保泰的信还没有寄出去,柳庆就找上门来。

原来德王府下的清平国县主要下嫁了。

而下嫁的对象则是济南卫某个千户的幼子,据说是年少有为,为人儒雅。

“前年刚刚考上了秀才,是济南府学的秀才。”

济南卫的子弟能够结此良缘,上下都觉得与有荣焉。

“县主的婚事,就在明年的正月十八,根据圣上的意思,大家都要出席;朝廷里面教授礼仪的公公已经到了,从明天起就彩排。”

德王府是明英宗的后代,距离当朝皇帝已经隔着很远了。

但是皇家的体统不能丢,而这次县主下嫁,又是德王府十年来的头一次。

所以上下都很重视,朝廷拨出了三百五十两银子营建仪宾府;老德王拨出来了三百两银子,专门办理这项盛事。

济南卫千户以上人员都要出席,考虑到柳保泰风流成性、恶名远播、指挥使特别交代让柳庆好好的管教。

腊月二十九,柳保泰等人着公服,前往新修建的仪宾府进行彩排。

明代公服与常服分制,公服用苎丝、纱、罗等材料为之,制为袍式,盘领右衽,袖宽三尺,所用颜色和元代稍有差别。如一至四品,不用紫色,而用绯色,五至七品,通用青色,八至九品,则用绿色。

公服上面没有飞禽走兽,只有淡雅的花纹。一品饰大独朵花,花径五寸;二品饰小独朵花,径三寸;三品饰散花,径二寸,无枝叶,四、五品饰小杂花,径一寸五分。六七品皆饰小杂花,径一寸;八、九品衣用绿色,素而无纹。穿公服时,一律戴漆纱制成的展角幞头。

可以说,明朝的公服,更加的接近唐宋的官服,而平时里的常服则是自己设计,有着自己的特色。

当然,庄重程度上讲,常服是不能和公服比的。

来教导礼仪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内官,面皮红润。

“县主那边的事情,已经有另一位公公主持了,咱家负责众位官人的礼仪。”

说罢拿出大明会典念道

“其日早、仪宾父与仪宾具家用祭服、告祠堂毕。至午后、仪宾父坐于正堂。仪宾具见尊长服。引礼引仪宾至拜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赞跪。赞搢笏。赞受爵。执事者斟酒授仪宾、仪宾受酒饮讫、以爵授执事者。赞听训戒。(仪宾父随意致戒辞)仪宾听讫。赞出笏。俯伏。兴。赞复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礼毕。仪宾便服上马、行亲迎礼(若仪宾父母俱存。则父母同坐于正堂、行礼如前仪)”

这个内官,中气十足,念完了抬头看看诸位一脸茫然的武官们道“此时,你们站在大门口就好了。”

而后又絮絮叨叨了一堆,忽然提高了调门道“你们最关键的是在县主和仪宾进行合巹仪式的时候,站对地方!然后什么也不要做。”

指挥使兴冲冲的召集大家来赞礼,没想到只是起到人肉布景牌的功能。

这个年最终也是没能过好,大家有事没事就被叫去罚站。

当然柳保泰忙里偷闲,又派黄锦跑了趟阳信。

用纯碱和火碱提纯盐的方法,据说已经在阳信本地流传了起来,所以这会儿,直接进行采办,倒是省了很多事情。非常顺利的赚取了一千两银子的利润。

只是供货渠道,怕是被临清商会的人知道了,据黄锦说,跟着去的马夫里面似乎是有临清商会的间谍。

柳保泰苦笑,心说这种事情是早晚会发生的。

毕竟自己的提纯方法,实际上并不复杂,而火碱和纯碱更是很容易获得的东西。

想来,这种买卖以后不会再有第一次的暴利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十八,大清早一行人就穿着公服按照之前演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