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郑崇俭阅兵(1 / 3)

崇祯行 不加思 9293 字 2020-01-01

自从遇见那牛八岭公子之后,柳保泰魂不守舍了十余日,心里也懒得出门。

直到三月初三,上巳节的时候,才被母亲刘夫人支出去到河边洗澡。

上巳节的风俗本来是有很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流传到后来就剩下到河边洗澡,去除晦气这一项了。

等洗完了澡,穿好衣服,正好是到了傍晚点卯的时候了。

柳保泰揣着个烧饼,摇摇晃晃地就进了指挥使衙门的左厢房。

管签到的是一个百户,年纪很大,脾气很臭,似乎姓郭,大家都叫他破锅。

这郭百户见来的是柳保泰,颇为不满道“怎么?又去寻欢作乐了!”

这郭百户语调轻浮,引来周围其他舍人的哄笑。

柳保泰心里想,自己可算是彻彻底底地为流俗所轻了。

“看来那档子事儿,基本上是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只好打了一个哈哈,算是应付过去了。

百户年轻的时候,似乎是参加过万历三大征中的某一个,脸上有一道深深的伤疤,笑起来,两边脸都不由自主的往中间的伤口挤,看起来格外的可怕。

这会儿,这郭百户就笑起来了。

“公子哥儿们,你们要来大祸了!”

说着走到了柳保泰身边,拍了拍柳保泰的肩膀道“全是他害的。”

众舍人停止了嬉笑声,都不约而同的惶惑地看着郭百户。

那郭百户冷笑两声道“柳舍人在春香楼的风流韵事让新上任的兵备道知道了,兵宪明后天就要来校阅咱们济南卫的战兵、舍人。”

所谓兵备道,全称整饬兵备道,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专门收拾卫所兵的。

这个兵备道的所属衙门是提刑按察使司,一般是由按察使司正四品副使担任。

但是,在这里郭百户说错了,来的并不是什么兵备道,而是新上任的山东提刑按察使司正四品副使。

兵备道的按察使司副使,虽然和按察使司自己衙门里面的副使,都叫作副使。

但是兵备道的副使,更多的是享受按察使司副使的待遇;而按察使司自己的副使,那可就是权力极大的了。

济南卫,是内地卫所,平常并没有什么战斗任务,所以按照大明朝的祖制是三分操练,七分屯田。

五千六百人里面,后天就要校阅一千七百人,大家得到通知,后天一早在城外的练兵场集合。

“听说来的是郑副使!”

“哪一个郑副使?”

“郑崇俭大人!”

柳保泰听见这个名字,禁不住一个激灵,心里骂到“坏了坏了,这个死老头子来了。”

郑崇俭,字大章,山西乡宁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这个老西儿是一个允文允武的干臣。初授河南府推官,历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崇祯初,迁陕西右参政,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数败套寇,因功获赐银币,世荫锦衣副千户。

所谓套寇,就是居住在河套地区的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本来就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近卫武士,又因为掌握了水草丰美又可以出产粮食的塞上江南河套地区。

所以和那些在大漠里苦哈哈的蒙古同胞不一样,这些人个个是兵精甲足,器械精良,历年来都是明朝朝廷解决不了的大麻烦。

就是这么一群劲敌,郑崇俭竟然能够靠着手下那群吃不饱喝不好的边军打出一个大劫,足见这位老兄的实力了。

当然郑大人最为牛逼的是打流寇。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郑崇俭升任兵部右侍郎,接替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洪承畴是何等的人物?接替他的能是多么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