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锦衣有意(1 / 2)

大明之巅 醉卧江上 259 字 2020-05-13

相比九五之尊的皇位,修仙练道毕竟只是一项副业,好比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挤上独木桥,步入大学这座象牙宝塔,却对选修科目表示极高兴趣,一头扎入废寝忘食,理论成果再好再流弊,任你吹成天花乱坠,仙女散花态势极强,也是4b青年、活撸辈行为,主科成绩上不去,学业最终无法完成,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雾里看花镜中望月何弃疗?

嘉靖帝不才,主副科目也能分得清,羽化飞升前,主科得不了高分,雄才伟略之洪武、永乐大帝非活剥了他不可。

幸好任尚缺,不够格,没到荒唐令人喷饭地步,然后京师皇宫西苑灯火辉煌,嘉靖帝正面无表地翻阅着南京送来的奏折,很烦很心塞,果然主科成绩提高必须以牺牲选修科目为代价。

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垂手侍立一旁。

一张薄薄的奏折,被嘉靖帝来回翻阅,飒飒作响。

响动不大,却直击心灵。

伴随着它,陆炳心中早泛起了滔天巨浪,魁梧躯微微发颤,显得惴惴不安,为给自己吃个定心丸,不时偷眼瞄瞄老大,想从老大表里看出些神马韵味;黄锦心思活泛,心理明镜似的,知道陆炳想什么,趁他再次偷窥时,悄悄向他递出关切的眸光,感受着战友暖心鼓励,陆炳心中才稍稍安定。

陆炳心中焦急是有原因的。

南京城读书人冲击牧马千户所搞得人尽皆知,闹得皇威受损,作为专职刺探天下事,为皇家排忧解难的最高军统特务机关,事先竟没打探到半点消息,直至酿成群体上访事件才猛然发觉。此举不但暴露了锦衣卫专业素质下滑的短板所在,还使侦探业务领域理论研究严重受挫,更令锦衣卫恶名受损,严重影响了作为特务机关在天下人心中的分量,此风若不及时刹住,每逢大事爆发前都懵懂无知,长此以往,天下人都蠢蠢动,恐怕金饭碗难保,轻则恩宠不再,重则命堪忧。

若真到了非要闹事人提前通知锦衣卫一声的地步,陆炳觉得自己可以一头撞死在西苑大台阶下了,上报嘉靖老大隆恩无限,下谢天下苍生提携之。

因此,作为终明一朝,唯一荣膺‘三公兼三孤’衔的大臣,陆炳心思更是缜密,事件处置刚一有结果,便火急火燎向嘉靖帝汇报,不管事态结果如何,先表明忠心总是没错的。

汇不汇报,陆炳都是悲催的,反观大明两京十三省各锦衣卫办事处,其余地方皆是勤勤恳恳古井无波,唯有南京城风起云涌,仿佛不搞出点事来,就对不起副都锦衣卫伟大形象似的,识人用人不淑,郑彪包藏祸害,简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郑彪误人子弟可见一斑。

幸好牧马千户所抗拒住了此次群体上访事件,张明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松化解,才避免了锦衣卫一场滔天麻烦,若不然,陆炳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是好。

不过陆炳也大吃一惊,本该属于锦衣卫业务范畴,张明远居然能干得如此漂亮,而且没给对手留下任何把柄,虽然处置的方法有失厚道,总的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陆炳不才,事后也曾做过沙盘推演,结果很悲催,除了武力弹压以报皇恩外,他真想不到还有哪些好的办法。

陆炳忽然觉得自己老了,正如张明远所作的那首诗一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他甚至生出了告老还乡,退居二线的念头。

当初嘉靖帝对张明远的赞誉还是很有预见,此人果然是不出世英才,联想到他这几个月以来的所作所为,胆小中透着倔犟,粗鲁中有着缜密,诚意伯孙子这样的权贵揍了,拍拍股走人毛事没有,云淡风轻得好像老子抽儿子天经地义。弄出个《诗词二百五》连带惹了江南读书人,当时觉得好诧异,也不看好他,现在想想,这家伙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上得了战场,干得了倭狼。避得开祸事,玩得起忧伤。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