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开倒车(求订阅!)(3 / 4)

大宋枭途 任鸟飞 221 字 2020-07-05

天人,莫之可逭。倘许尽还印绶,退即里居,脱身于风波汹涌之中,收功于桑榆衰蹇之域,人非鬼责,少缓颠隮,永言此恩,是为终惠。”

赵佶很快便批准了王黼的请求,他在御笔中写道“王黼陈乞致仕,其应恩人数、朝谒礼数等,一切并依蔡京例施行,仍给节度使俸。”

而今年,王黼才四十五岁,正值一个从政的男人最巅峰的年纪。

王黼是宣和二年十一月正式出任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即宰相职务)的。

其实,早在宣和二年六月蔡京退休前,王黼就已经深得赵佶的信任,并开始掌控赵宋的朝政大权。

王黼上任之后,采取罢方田、毁辟雍与医学算学、并会要和六典诸局等,一系列减轻赋税杂役和精简政府机构的改革措施,赢得了人们的好评。

那时,人们觉得王黼很有魄力,当时都称赞他为“贤相”。

后来,因为要与蔡京争宠,王黼也设置应奉局,自兼提领,以进贡赵佶为名,向各地官员摊派,要求进贡四方珍异之物,此事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当时有一说,这些东西,能到赵佶手中的也就是十分之一,其余都被他和粱师成瓜分了。

再后来,王黼赞成收复燕云十六州,又以朝廷出兵北伐收复燕京为名,成立了一个叫“经抚房”的专门机构,掌管从全国收集而来的免夫钱——免夫者,谓燕山之役,天下应出夫调,今但令出免夫钱而已。

当时,总共收集了六千二百余万缗免夫钱。

这笔钱本来应该储存起来以备缓急,可是至宣和七年春这笔钱已基本用完,只余下六百万缗——用掉的钱中,有帐可查的只有四千万缗,另有二千二百余万缗,谁也说不清楚下落。

有人怀疑这笔钱被王黼私自挪用了,因为燕京告功之后,王黼匆忙奏请,将经抚房的文籍尽取焚之。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于这笔巨款的下落,已经无法说清了。

事实上,这笔钱有可能是花在了艮岳的建设中了。

因为,当时艮岳还差一些没有完工。

而等免夫钱收上来不久,当时停滞了很久的艮岳才再度开工,然后历经半年时间终得修完。

王黼当政了共四年时间,这期间大宋发生了两件可谓轰轰烈烈的大事。

这两件大事,对大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一件事是平定方腊起义,另一件事是出兵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公平的讲,这两件事都应该算是王黼主持的。

至于结果,那只能由世人去评说了。

……

自从王黼主政,赵宋朝廷的收入的确有所增多。

但由于接连发动了平定方腊起义和北伐收复燕京这两场战争,花掉了大量的钱财。

再加上赵佶君臣的贪腐挥霍。

以至于,富饶的大宋,现在已经没钱也没粮了。

尚书右丞宇文粹中,对此深感忧虑。

因此,王黼致仕后,宇文粹中便对赵佶说“祖宗之时,国计所仰,皆有实数,量入为出,沛然有余。近年诸局务、应奉司,妄耗百出,若非痛行裁减,虑智者无以善后。”

直白一点说,宇文粹中就是在提醒赵佶,国家没钱也没粮了,这很危险,您老快想办法。

宇文粹中,字仲达,成都府华阳县(后世四川成都成华区)人,崇宁二年登进士第三名,他也是宇文虚中和宇文时中的兄长,是蔡京的甥婿(娶了蔡京妹妹的女儿),也是蔡仍的姐夫。

赵佶觉得宇文粹中所言很有道理,于是下诏撤销应奉司,又下诏给蔡攸、白时中、李邦彦,令他们想办法弄钱弄粮。

蔡攸、白时中、李邦彦这三个只会陪着赵佶玩的弄臣哪有什么弄钱弄粮的好办法,他们只能一天又一天的往下拖延。

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