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五 旁观者清(2 / 4)

不到这一点,他来到青岛,就是奉命解除战争状态的。科隆真正吃惊的是合众国竟然邀请各国使节和代表前去观摩战争,难道他们认为自己必胜了吗?

“你们会去吗?”科隆诧异问道。

诺顿笑了“当然,我很荣幸的接到邀请,而且会欣然赴约,代表伦敦的绅士们,也代表整个英国和伟大的国王见证东方最强国家的胜利和统一,这是一场百万人规模的战争,不是夸大,不是宣传,而是真真切切的百万人,在欧罗巴,有几个百万人以上的国家呢?相信我这一生,也只有这一次机会了吧。”

“那位阁下伟大的事业将要达到顶峰,他需要见证者,也需要歌颂者,而我们恰巧适合担任这样的角色,相信在他取得胜利之后,也不会吝啬向他的朋友和见证人赐予一些回报,比如开放日本。”达扬也是兴致昂扬的说道。

科隆见两个人都是信心十足的模样,好像不是踏入危险的战场,而是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他高声问道“难道中国就不会输,你们不担心鞑靼皇帝和桃花石皇帝在获得胜利之后,把你们投入监牢,让你们生不如死吗?”

“中国怎么会输?”诺顿男爵不禁哑然,他疑惑的看向科隆“科隆阁下,失败者最了解胜利者的强大,相信在我们这些人中,您是败给中国最多的,您难道不是应该对中国对元首最有信心的吗。”

科隆用拳头砸着桌子“那是在海上,在海上!中国的海军的确很强,在欧洲以外,绝无敌手,但这是陆地决战,他们只有对面一半的军队,如果他们的陆军像海军一样强大的话,那么早就赢下这场该死的战争了,而不是在这个所谓圣人之地与鞑靼人纠缠一年半!

中国人动用了全部的陆军力量,在这块土地上没有奈何鞑靼皇帝的军队,现在桃花石皇帝的军队也来了,带来了大炮和火枪,他们怎么可能会赢?”

达扬与诺顿相视一笑,在他们的眼里,科隆就像是一个愚昧的蠢货,显然,他对中国的力量还不太了解,当然,这并不能怪科隆,毕竟科隆是最近才来到青岛的,他来的时候,他们二人亲眼见识过的那些军队已经赶赴了战场,而科隆作为敌对势力来求和的代表,在这块土地上只有有限的自由,他的信息是闭塞的,见识也是浅薄的。

“只是因为中国没有在短时间内战胜大陆的鞑靼人,您就认为中国必败,对吗?”达扬笑问道。

“当然!就连李明勋都来到这片战场一年多,他们仍然没有战胜鞑靼人,现在又来了一个同样重量级的对手,中国肯定会失败,据我所知,在过去的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里,他们的进攻态势已经转为了防守,而且撤退回了运河以东的地方,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科隆挥舞着拳头,用更有力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点。

诺顿笑了“可是在我们看来,这一年半的纠缠只是一个意外罢了,有些意外来自于准备不足,有些意外则是计划的变更,而有些则是故意的纵容,归根究底,这场战争还是为政治服务的,决战的延迟是为了政治上的伟大胜利,达扬先生,您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

“当然,男爵阁下,我的顾问以及尼德兰的将军们也是这样跟我说的。”达扬微笑致意。

科隆难以置信的看向两个人,而达扬微笑着取来一幅地图,摊在了桌子上,用已经凉了的咖啡杯子压住了四角,达扬微笑说道“诺顿男爵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请他为您剖析一下这场战争吧,但是科隆阁下,作为您曾经的朋友,我希望在剖析完毕后,您能够停止您的计划,因为那会让欧罗巴各国在东方损失很多利益,也希望您在战争分出胜负前,不要向本土传递任何讯息,毕竟,坐在办公室里的绅士和贵族们是不了解东方局势的,如果提前产生的误判,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公司都是灾难。”

“好吧,那就让我领教两位在战略学上的才情吧。”科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