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三一 经济(2 / 3)

相裴元器和苏日安两人赶来,李昭誉连忙迎了上去,把皇上的意思说了后,裴元器呵呵一笑,拍了拍苏日安的肩膀说道:“看来苏大人今天午餐可是要将就一些了。”

“能用御膳,哪里谈得上将就。”苏日安微笑说道,裴元器则是说:“有大公子作陪,确实不算将就。”

皇宫里的膳堂是专门招待御前会议大臣的,有时也招待国务会议大臣,若是开国务会议,膳食要丰盛很多,平日里就简略一些。而按照规矩,皇宫里的膳食采用的是自助餐形式,除了御前会议大臣,内廷官员和宫廷禁卫的军官也在这里用餐。

三人进去之后,一群青年军官纷纷行礼,这些人虽然恭敬,但并不与三人一起用餐。李昭誉与苏日安各自取了餐盘,就去挑选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却被裴元器拦住了。

裴元器说道:“看书房那架势,皇上与诚王一时半会谈不完,咱们有的是时间,不如吃个锅子吧。”

火锅也属于皇宫膳堂自助餐的一种形式,因为李明勋的缘故,在帝国大城市,旋转小火锅也是很流行的。

在裴元器的招呼下,侍者送来火锅和各式配菜,三个人各自选了锅底,享用起来。裴元器涮着羊肉,问道:“苏大人,这申京的羊肉好吃,还是东江的羊肉好吃?”

苏日安呵呵一笑,说道:“还是东江的羊肉好吃些。东江距离草原近些,羊肉是来自口外,更鲜嫩些。”

“看来苏大人也不似坊间传闻那样,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活判官呀。”裴元器打趣说道。

二人其实多少有些过节的,裴元器年轻时候就行为举止不够端重,而苏日安年轻时候却是嫉恶如仇,时常与勋贵子弟作对。后来裴元器主政西津,二十多年没有回京,但这不妨碍二人之间的过节。

因为他的儿子裴广平曾经涉嫌强奸女学生,却也是个查无实据。当时向帝国法院施加压力的就有苏日安,当然,后来裴广平恢复名誉,苏日安也有功劳,因为皇帝主动要求苏日安协查,最终也就是个查无实据,用这位当世包公为裴广平戏耍了冤屈,但裴广平实在是个碎嘴子,在法庭上的发言,多多少少是有损家族名誉的。

虽然儿子保住了,但是面子丢了,裴元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苏日安笑着说:“若我不食人间烟火,那就真的羽化成仙了。”

裴元器点点头,心里想着,苏日安这个家伙,确实变化比较大,说话做事都比以前要和缓很多,以前可是身上带着刺的。

“苏大人,我在报纸上可是看到,东江行省的纺织业面临原棉短缺的问题,可是真的?”李昭誉见二人说话有些阴阳怪气,连忙岔开话题,把话往正经事上引。

苏日安点头,就连手中的筷子都放下了:“确实,而且事实上比报纸上说的还要严重许多。”

李昭誉问:“那么严重吗?”

“是啊,东江最近几年,纺织业迅速膨胀,但是原材料产地与工厂之间却没有建立稳定的联系。帝国的产棉区,两淮、中原、湖广,都形成了一些行会,垄断原棉供应。今年还好一些,若再不处理,明年后年可能更甚。”苏日安说道。

裴元器哈哈一笑,说道:“哎呀,真是父母官啊,这都离任了,还是为东江百姓考虑,真是官员的楷模。”

李昭誉轻咳一声,其实帝国上上下下都清楚,苏日安在担任东江行省地方长官期间,东江行省经济快速发展,一跃从帝国的三等行省,迈入了一等行省的地位,靠的就是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但这不能够说是他苏日安一个人的功劳,因此帝国纺织业向半岛地区转移,是帝国中央政府制定的国策,目的就是削弱来自日本纺织品的竞争,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选择,而一直以来,在中央推进这件事的人,其实还是裴元器,所以说,二人共同促成了东江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