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零四 会费(2 / 3)

表纷纷摇头,英国有美食吗?

最终,英国人负责马厩和停车设施,至于其他的建筑、基础设施,也有各国负责起来。但是港口等配套的设施,则是直接对外承包,虽然这两个办法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草台班子是搭了起来。

至于国联的日常维持,那就更简单的,直接分片包干,分摊给各国。

只不过,国联的建立终究还只是一个小问题,花费也不是很多。会费的均摊还是在国联的运营费用上。

虽然国联在五大国的眼中只是吵架的平台和替自己挨骂的替罪羊,但国联终究还是要做事的,至少在《国联公约》中,国联的就有两大任务,第一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二是关心和处理世界经济、社会、卫生、人道等问题。

哪怕只是关心一些国际问题,收集信息,也是需要花费的,至于像大北方战争期间,帝国向南俄地区派遣维和安全部队,更是巨大的开支。国联无论想做什么,第一就是要钱,这个钱该如何分摊?

最终证明,李昭誉提出的办法只是扬汤止沸,根本不解决真正的问题,国联会费,终究还是要有一个均摊比例。

在具体的比例上,无论是五大国闭门磋商,还是大家一起来讨论的正式会议,都没能解决问题。各国对会费的分摊都持悲观态度,尤其是那些小国家。

国联一年需要多少经费,这是不固定的,因为要看处理多少事,但毫无疑问,国联建立初期,肯定是最忙的时候。会算计的英国人提出,与其漫无边际的进行计算,不如找一个真实案例来进行模拟,于是国联会议选择了俄、乌冲突。

乌克兰联邦是建立了,但乌克兰联邦与沙俄的边界一直没有划分清楚,现在只有一条实控线和靠近帝国边界地区有停火区。在俄国实际控制区,有大量的乌克兰人和哥萨克想要投靠乌克兰联邦,在乌克兰联邦实际控制区内,也有不少人想要服从俄国统治。

两国目前都进入了和平岁月,发展时期,所以一直主张划定国境线,但显然,都不退让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的。在实际控制线两侧,时常会爆发冲突。让两国不得不在边境维持相当规模的军队。

相对处于劣势的一方,乌克兰提出效仿当初派遣维和安全部队,由国联出面,军事介入,先完全建立停火,再对边界划分进行谈判。

而问题在于,两国漫长的边境线,需要至少一万五千人的军队才能实现完全的隔离控制,而国联就要承担这一万五千人的军事开支。显然,如果真的派遣维和安全部队,五大国都要参与,哪怕是士兵待遇最低的奥斯曼帝国派遣一万五千人,每年消耗的军费也会在七十万帝国银元以上。

如果换成士兵待遇最高的帝国军队,军费开支会超过一百三十万银元。五大国平均派遣军队的话,大约年消耗军费一百万,而考虑到当初乌克兰与波兰划分边界,和乌克兰与俄国小乌克兰之间进行停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这次边境划分需要至少两年到三年时间,若出现意外,则需要更多时间。

也就是说,国联需要二百到三百万军费的开支,哪怕只是二百万,也是约等于法国十二之一的年财政收入。而对于那些人口只有一两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小国来说,哪怕只为此承担一万银元的费用,也是一座大山。

可以说,因为国力的悬殊,实际上大部分的小国只能是气氛组,这些军费对于大国来说,也是极大的压力,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各类问题亟待解决。

实际上,小国们连千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都不愿意拿出来,各国都指望着这些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把所有会费全都承担起来。

李昭誉原本想着,为国联筹措一百万银元的费用做行动费用,先拿这一百万进行分摊,之后就按照行程的分摊比例筹措其他的费用。在与申京的联络中,确立了两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