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 何为大地(3 / 4)

力加钟了。

必须珍惜当下的每一秒。

岳川祛除杂念,凝神静心,迅速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身心融天地,意念通万灵。

这一刻,岳川仿佛化身世界。

他感受到了世界的呼吸吐纳,感受到了世界的脉动。

他不再以卑微的蝼蚁视角观察世界、认知世界。

而是像人们照镜子一样,仔细的打量着自我。

什么内观世界,什么内景,这一刻全都弱爆了。

那些都是古人机缘巧合之下管中窥豹。

就像盲人摸象。

都只能通过脑补来形容自己看到的场景。

但是人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

就像人们做梦的时候从来不会梦到手机一样。

古代的先贤也无法通过准确的文字形容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们甚至无法判断自己看到的场景究竟是真是假。

一百分的奇妙瑰丽,通过匮乏的语言文字,只剩下十分。

人们再通过这些语言文字去学习、了解、思考的时候,可能就只剩下一分。

岳川不一样。

他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时代。

他见过各种脑洞,各种猜想。

同时,他又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科学、严谨、通俗。

此时此刻,诸多知识、信息碰撞、冲击,在脑海中水乳交融。

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全新的理论,在脑海中缓缓形成。

大地并不是人们认知中的“脚踏实地”。

实际上,大地是一个类似卵的巨大存在。

没错,就是孕育盘古的那个巨蛋。

岳川不知道其他世界的大地是怎么回事,但岳川能确定,大周世界的大地是活的。

大周世界所谓的“天道意志”并不在天上,而是脚下的大地。

其他一切,都是“大地”的附庸。

比如人和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是这个巨蛋表面的尘埃。

对人而言,那是深厚、肥沃的土壤。

对巨蛋来说,些许风霜罢了。

这个巨蛋是活的,它拥有生命的温度、热量。

只是这种温热远远超出人的承受极限。

人太渺小了!

巨蛋有呼吸,有脉搏,它也在周期性的呼吸吐纳。

只是,这个周期太漫长了。

漫长到超出人族的观测极限、记载极限。

世界每隔几千万年一次的寒热变化,就是这颗巨蛋在吐气、吸气。

这种超越认知的力量,比上古神话《山海经》中烛九阴睁目为昼、闭目为夜更加夸张。

这颗巨蛋表面柔软,只是这种“柔软”对于人和其他生命而言,还是过于坚硬,过于厚重。

这个巨蛋表面在不断蠕动,沿着一个方向不断运动。

巨蛋有两个端。

一个是出口的端,一个是入口的端。

大地由内向外不断喷涌各种物质、能量。

就像生命的排泄一样。

这些物质和能量以出口端为中心,不断向四面八方辐射。

而这个点就在太平洋中。

这个点为中心,四面八方皆是海洋。

而且是海洋深度非常非常深。

因为这里的“运动”最为强烈,也最为快速。

物质不断向四面八方输送,根本来不及堆积,也就无法形成陆地。

与这个点相对的就是“入口端”。

各种物质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然后向下沉没,重新回到大地深处。

如此,完成一次“吐纳”,一个“周天”。

这个“入口端”就在大陆的最中心处。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