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潜移默化改变的研究格局。(2 / 3)

忽悠着大佬们去看电子版资料的缘由?)

括号里的话,是大老王想的。才不是什么正确答案……

至于你问,江夏搭建的这套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兰英博士那边热火朝天的“三驾马车”(光刻机、扩散炉、真空蒸镀)不就是最响亮的答案?

就拿那扩散炉来说,东西是早就有,是制造晶体管、二极管的基础设备。但想用它来满足芯片制备对掺杂浓度和结深的超高精度、均匀性控制要求,不大改一番是绝对不行的!

悄悄告诉你个秘密:这次扩散炉改造,能啃下精确浓度控制这块硬骨头,关键就在于借鉴了“大小姐”项目里的核心宝贝,气体分离法的扩散动力学模型!

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一个需级高纯度,一个需要精确浓度控制,但两者在气体分子如何在压力梯度下运动、扩散的底层物理规律上,却是殊途同归!

更妙的是,“大小姐”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天南地北,分散在好几个研究所。搁在过去,这种跨领域、跨地域的技术迁移,想都不敢想!

但这次,通过江夏搭建的这个“土论坛”,相关领域的大佬们被无形中“链接”了起来。

继续阅读

他们通过端口交流,最终竟成功地将气体离心法中关于流体动力学和浓度梯度控制的精髓,巧妙地迁移并应用到了扩散炉的掺杂气体精确输运和浓度控制工艺上!

而此刻,白头鹰那边还在举棋不定,纠结着到底是该选择开管扩散还是闭管扩散的工艺路线呢!

来,让我们继续说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这才是真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较于兰英博士这边协同研制玩得飞起,伯龙小年轻那边不就显得有些拉胯了?

好了,咱先不说小呆毛气鼓鼓的去吃饭。

大漠深处,黄沙纷飞。

某个隐蔽的地下防空洞里,一名同志拿着自己的记录本急匆匆钻进了里面最大的一个房间。

“老王!我提交的那组偏微分方程组有计算结果了嘛?”

“想什么哪!就算你是大黄发明者他爹,这么大的计算量,该等还是得等啊!急也急不来!”

说着,他拍了拍身边的机器:“正算着哪!别催它们!”

嗯,是的,它们!

这个房间内足足摆放了十二台“大黄分身”,通过电源指示灯,显示这些小家伙确实没在偷懒,一个个都铆足了劲的奔跑着。

“诶,要不要请上面再拨付一批,大黄分身再多也不嫌弃啊……”

“没用!相关的计算是有先后顺序的,上一个结果出来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运算。更不要说有些数据是穷举出来的……”

“最终能到达结果的,就那么几条路线,这种情况下,大黄再多也没用。”

“更何况,现在的电力供应往离心机那块偏移了不少,就算你让你儿子在做出几台,恐怕也带不动……”

“不过,你儿子是真厉害。用大黄分身组成论坛模式,这真是‘天涯若比邻’了。没看我们的‘空中飞人’郭老师最近脸色都好多了?”

“哈哈,那是。现在飞机那个闹腾劲,坐一趟耳朵都要被震聋了……哪有坐在办公室,敲几下键盘就沟通了来的舒服。”

江春天扭动着自己的手腕,傻乎乎的嘿嘿笑了几声,但又马上板起了脸:“诶……这臭小子我知道的,不能夸,一夸就上天。小的时候他就……”

虽然江春天讲江夏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但对面的老王还是听的津津有味。毕竟现在是属于他们独特的休闲时刻。

早前送来的大黄分身,虽然可堪大用,但用晶体管搭建的核心,面对他们需要的数据计算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趁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