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忘恩负义(2 / 3)

口气,最后做出了决定。

一干祭司静静地坐在铺有地垫的营帐前,目光狠狠地盯着前方的匈奴士兵,就像是要将他一口吞掉般逼视,使得那个匈奴士兵额头上满是冷寒,在这种肃杀的氛围中,连呼吸都觉得窒息。“毕竟是他发现了敌情,也算有功,还是放他一马吧。”头曼低语道。

士兵投去一抹谢意的目光便匆忙逃离。

尽管紧张的情绪似乎得到了些许缓解,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展开。那数以千计的锋利羽箭如同死亡通知书般送达,秦军的态度是毫不容情、决不容许叛徒存在的。在这种环境下投降不仅难以获得宽恕,更是无异于饮鸩止渴。此刻投降,相较于秦军处于疲乏阶段的早期投降显然已失去时机——后者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如今则仅仅是'锦上添花',不会得到多少好处。因此,众人在是否投降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并陷入分歧和混乱。

“族长大人,让我所带领的部落留守在此地!”人群中一位年龄过六十的老翁出声,他是所有人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匈奴部落里难得一见的长寿之者,然而声音中透出了坚定的决心:“我老朽无力远徙了。我这个小小的队伍,本就寥寥无几,能存活至今不过是大家敬我是长者罢了。不然,在这片无情的大地上,我不早就葬身野兽之腹?”此语一出,四周的脸色骤变。若老人决定留下,那么大多数族众也将随之停滞,反观那些本愿驻留迎敌的少数则心中窃喜。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酋长,您是不是需要再多想想?”头曼的声音透着急切与不安。

“不需要了……”老酋长叹息,凝视大祭司的眼睛:“我拉莫的半生,皆奉献给了游牧与战争,从未见汝等,有谁试图在这片荒漠草原寻觅一块可供栖居的安全之地。”

见其态度坚决不改,头曼眼神瞬时犀利起来。“送老太爷回去休息!未经批准,不许任何人靠近!”命令一下。

“呵……随你的便吧,”老翁摇头一笑,在两个卫兵的搀扶下离席,只留下一抹嘲弄。

"老酋长绝对不能让他滞留下!”头曼看着两名选择留守之祭司,面色沉得滴水,要不是此时不宜内斗,恐怕早已对这两个意欲投奔敌人之同伴动手处置。

两位祭司彼此交换着眼神,“我们先行一步了…”其中一人转而对着头曼:“中华古国有词言道,小人登台。你这头曼,也不过如斯!”

“哈哈……恭送阁下!”然而对此,头曼并无怒色,只是摆出手作送宾之意。

送别两人,空气似乎更为紧绷了——少了他们俩的参与使得己方的总体实力减少近两成之多,要与这二万强大的秦 ** 对抗衡依然是一个艰巨无比的任务。

"诸位,商议商议看怎么办吧!” 大祭司首先开口:“我的将士乃是我们驻地的力量基础,在过去屡次遭受前任主政者压榨后损失惨重;此时此刻,再度让士兵面临浴血搏击并非最佳选项——有劳列位同袍承担重任了。”

“哼”不出所料的怨言随之而出。发声的人是一个胡髭粗犷,神情暴躁的汉子:“难道我们的勇士不算勇猛吗? 难道他们在过往未曾受到同等压力? 究竟是何原因你能提出这些歪曲事实之理由——仅仅因为你自诩为首领?”

大祭司的脸如一池止水,未对其言语给予丝毫回应。

“哎,都停停……”,调停之声源自一名苍老人物。他的状态看起来和刚才被送出场的老年首领拉莫并无太多区别——显然是在人们心中的分量非同凡响:“这个时候还有心内讧? 你们究竟还在争吵些什么!没有人有权谋私,都必须尽力而为。等成功逃脱后再考虑为自己争取公平!”

“是的,这正代表我们的心意”一位来自势力稍弱方的声音加入进共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