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际(2 / 6)

试几个老学长,都是他通过两江工业大学好不容易游说过来的。

但省府下面的各路人马,对国外的领事外交人员完全没有信任基础,如果外交方面的同志愿意做工具人,那肯定没问题,关键就在于没人想做工具人。

如今海外业务的框架,还是跟宇宙行中行有关,哪儿有那么多人手。

光公关业务,就不是喝喝酒聊聊天就能解决的,比如跟彭城重工谈判,单纯经管系出来的完全玩不转,底下细分到零配件售后,倘若发现你不懂工程,回扣吃得飞起也是一头雾水。

之前张浩南也从松江飞地借了一些农场高管,主要是为了江北地区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高校是个平台,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是可以通过学校来权衡利弊规划前途的。

所以张浩南借人挖人,多少还是靠“熟人”圈子,校友中理工科为主,三十到五十岁这个年龄段是绝对主力。

所以……

散场的时候,殷光彩很难得跟张浩南握了个手表示感谢:“张总,感谢您对我们政府工作的支持。”

虽然也不是头一回,但这次更精细一些。

按照此时松江的标准,重本毕业就是“五加房”,五就是一个月五千块,不是税前,到手五千。

接下来的事情,张老板说啥就是啥,无形中的威慑力更强劲了一些。

今天财政局过来的两人,一个是预算处的,一个是金融处的,后者有丰富的涉外经验,年龄也不大,三十岁出头。

哪怕是两江省代工牙膏的乡镇企业,但凡有点野心的老板,还会奉上一笔安家费,这笔钱数量可大可小,而代工牙膏的那个老板,最高给出了三十万。

所以省府就催促赶紧的挖人。

但有人作保,情况肯定也不一样,今年“沙食系”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巨头姿态,跟其余“老钱”是一个级别的。

当然说是白手起家,也不是真的一点东西都没有。

高校之间的学术桥梁,就是最好切入点,剩下的,就要看手下的人是不是猛将。

此时就不是需要丁永、吕卫东,而是需要年轻的吕卫东,甚至是年轻的魏刚。

所以预算处金融处的两个人,都还没有到知天命的岁数,三十岁冒尖,还有拼劲和斗志。

认真来说,这岁数能在松江财政局稳住,已经相当的牛逼。

但都是聪明人,机遇这种东西,在人精遍地的地方,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百分之一百抓住。

张浩南能约他们出来吃个饭当面试,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他能拿出应有的支持,他们就能下决心拼一拼。

傍晚六点,在“沙食大厦”附近有一栋新盘下来的“西格尔电子”商业楼,并不高,甚至有些老旧,“西格尔电子”本身办公也就用了一层,现在还没用掉,因为目前主要业务就是销售到处跑单。

跟各省市的运营商谈合约机的生意,而且大部分都不是华东的省市,主要都是中西部地区的。

没办法,华东竞争压力太大,除了两江省内部,想要谈个十万支都挺难的。

所以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就是业务员到处和商场、超市谈柜台租赁,还有就是和各大电子市场谈提成。

这次销售的培训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平均学历都挺高,中专起步,跟之前跑罐头、肉松等等业务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西格尔电子”商业楼的办公楼层,从成立以来,都是空荡荡的,就几个人留守。

连“西格尔电子”的销售总监也不在,他自己都要到处飞,把订单谈下来。

不过跟“西格尔电子”的冷冷清清不同,一楼的各种餐饮店倒是挺热闹的。

其中张浩南最中意的,就是有个下岗阿姨做的家常菜,去店里吃也可以,不去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