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考题(2 / 3)

建设是肯定的,不讲全省人口流出,这一部分先扣除,算省内人口流动,那基本上抛开油城这种特殊情况,大部分还是要朝省会集中,哪怕两江省,扣掉工业规模城市,也是往建康集中,这是正常规律。所以在城建发展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要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来算,不是照姑苏这种啊,是照羊城这种。”

“那么要是能开采河沙,一来可以国土资源变现,二来能改善这四十来公里五十公里左右的河道状况。”

“第三就是农业灌溉,完全可以扩大蓄水保水能力,把一部分密集的河曲地带,直接挖成大水面,起到水库作用。”

魏刚捏着打火机,迟迟没有点烟,“但是工作不好做。”

“那我又不是他们亲娘老子,如何摆平一百几十只图章,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说这个事情的好处,确确实实有这三样,而且能赚到钞票的。”

“你这个意见,跟省里要在江北开运河和灌溉总渠是一样的。成本呢,我估计不会低到哪里去。”

“也不会高的,东北的地形机械化改造是很合适的。我估计一公里一两百万就能改造过来,照五十公里来算,也就是一个亿。配一个采沙场、库区管理处,也就差不多了。五十公里十条一百吨双排就是两千吨,一趟差不多就是一两千亩田的产出,比大卡车省力多了。”

“唔……有点道理。”

微微点头的魏刚还想起来不少事情,比如说冰城铁路东站的位置,就在松花江南岸,旁边也是有港务局的。

从增收角度来看,首先黑水省省内相关部门是肯定支持的,这一点魏刚暂且记下,但不表态,毕竟东北太远,他对基层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如王重庆;其次就是铁路货运如果能加入京城的“菜篮子”,才能畅通无阻,这里面就需要跟沿途各省协调,这就不是他能置喙的,得去京城请示一下“带头大哥”,看看他的意见。

div&nt;ntentadv" 除开这两样,还有一个战略性国策,就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很多时候有些职业官僚为了升官,是只认考绩不认钱。

能完成kpi的项目才是项目,其余的,能赚多少多少钱关他屁事,又不是落在他腰包里,那他凭什么要帮忙呢。

&ndp论的地区是一样的,官员升迁的重要业绩就是这个,其余的都能放一放,那就别怪有的人放飞自我。

所以魏刚也清楚,如果要从水里讨生活,可它不符合“振兴”这个范畴,那就没有说服力。

倘若要说服,就得把这个项目推到急需完成kpi的部门官僚面前,让他们认可这是业绩。

有一说一,公关成本不会太低。

魏刚瞄了一眼王重庆,此时翻译已经跟王重庆解释起了之前张浩南跟他说的内容,王重庆显然已经心动了。

但心动是不作数的,得有行动。

会议厅里的老头儿们也是想取取经,就围绕这个话题来讨论,这方面的实操经验,几十个老头儿有一半都有过类似的。

淮西、三湘、荆楚这三个地方最为典型,不过他们主政时的主要操作,是旧有航道改造,以及配合国家级或者省级项目跟风上马。

有湖泊改造、水库建设、灌溉渠拓展等等,大概成本不管怎么算,都不可能比东北高,毕竟丘陵沼泽地带的地理特殊性摆在那里。

各自讲了讲自己的经验之后,魏刚便开口道:“还有一个经验,是全国其他地区很难有的,就是‘冰讯’,照资料上来讲,一是四月份的春汛,二是十一月份的秋汛,夹在当中的时间段,才是有效通航时间。剩下的就是大冷天,肯定是冰封了。那算起来,拢共就是六个月左右通航期,这就明显要考虑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间匹配问题……”

“有道理,老魏讲得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