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451八仙过海(2 / 9)

江省复杂一点不和谐一点,这是好事。

淮西省的内部相对割裂,就完全是文化、地域上的问题,经济问题倒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经济问题在这个时期的整个淮西省,那都是问题。

哪儿都要用钱,但钱就那么多,所以都得地级市本身想办法。

离建康近的城市,想的办法就粗暴得多,老子哪怕去建康打工,也比留在老家种地强。

想饭辙这个事情,九成九都是逼出来的。

所以这光景虽说淮西省代表团口音也是各不相同,但为了搞钱这件事情上,相对来说统一。

“产量上呢,三四年树大概两百斤,省内其它茶产区都差不多,就算高一点,也就是三百斤左右……”

务实的讨论都是基本走数据,不是扯淡的金融数据,而是实体物的固定产出,因为这个跟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绑定。

所以是不是毛行健出来说,都大差不差。

姑孰市的茶叶种植规模有限,也就几千亩上下,其中一部分还是由建康市管理指导,并且建康市在这里还有一小块飞地,虽然不大。

“张总,不知道您的需求量大概是多少?”

毛行健看着正在思考的张浩南,客气地问道。

“照产量来算,浸萃所需的茶叶规模,保底应该是两万亩。但是呢,‘沙城食品’和‘大桥食品’在产品路线上是有分歧的,所以两个公司的经营需要,可能会选择各自保证一万五千亩以上的自有货源,也就是至少要保证三万亩产量基准线……”

这些数据没必要藏着掖着,张浩南也从来不怕人查,看了看招商团的人惊讶表情,他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呢,建康市、姑苏市方面,除开国资公司的投资,还有跟中央粮食集团的合作,这个项目暂时还不能透露,不过你们要是省里有门路,能够打听到,也没关系。”

“粮食集团的合作?”

听到这个,姑孰市的招商团没啥反应,但宛陵市招商团团长则是惊讶出声,“张总,我打断一下,是关于茶叶产业的合作?”

“对。”

张浩南看着对方点点头,“规模不算大,两司两市是打算借用一下央企的皮,粮食集团呢,也是因为啤酒卖我们一个人情。互相合作,算是交换一下资源。粮食集团本身并不看重,是个小业务,不过两司两市是打算着重投入的。”

宛陵市招商团团长一听,顿时若有所思,直觉告诉他,这规模应该还在茶饮料之上。

因为张浩南现在跟他们公开讨论的,是茶饮料,但跟中央粮食集团的合作,却只是透露有这么个事儿。

如果不是收益更高,不会这么干。

实际上他刚刚发问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了,因为这样一来,肯定是提醒了别人。

果不其然,淮西省招商团的成员,基本都在交头接耳外加写写画画,看来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不过张浩南既然不透露,那也没办法,点到为止。

“两司两市的总需求量,未来五年应该是在十万亩左右,这是初步估计。至少两个灌装总厂六条生产线,一线就业岗位大概在四千人到一万两千人,视生产线调整而定。”

听到张浩南轻飘飘说出这么个数据,凡是国家计划委员会里做事的,都是直接惊到了,要是集中在今天到场的任意一个城市,光这点东西,就解决了城区人口几万人的生计问题。

连带着就能空出大量岗位,对城区建设的压力缓解,是绝对强而有力的。

这还没有算投产之前的土建工程,其创造就业岗位也同样不容小觑。

建成之后带动的区域消费,也将会提升一个台阶,不是提升一点点,而是提升很多。

甚至当场就能将所在街道或者乡镇的平均收入水平,直接翻一倍甚至两倍。

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