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已经被英叔包围了(1 / 2)

说话的时候,林祖乐还对马九英打了个眼色。

意思是让他放开了宰,不用客气。

马九英顿时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是师侄要送他一个发财的机会。

正常的情况下,马九英就很难接触到祁大川这个层次的人。

不是他本事不够,而是他不会经营。

风叔这一代的茅山弟子都属于那种比较守旧的,除了少数几个异类之外,基本都是老老实实的找工作养活自己。

不然也不会出现林九那种,明明是法力高强,却偏偏只能给人当保安看别墅的情况。

这年代,什么都讲究包装,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属于过去式了。

趁着马九英跟祁大川交流的时候。

林祖乐跟着风叔他们拿着铜埕回到了包厢。

几人围绕着这个铜埕探讨起来。

像封魔埕这种封印法器,封印者在使用完后,一般都会在铜埕上将里边魔物的情况刻印在铜埕身上。

但这个封魔埕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而且还有海水浸泡过的痕迹,上边的图像和字迹已经模湖不清。

还好,铜埕内的封印符也是鉴别的一种办法。

道士画完符后,必须在上面盖印,这张符纸才会生效。

这就像平常的文件一样,表示发出的单位(庙宇/神明),没盖印的也不能说是假的。

那种通常是野修,符纸能不能生效,全看运气,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自身法力强横的,直接使用自身的法力催动符纸,但那对法力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

借用手电筒照进铜埕了,林祖乐他们总算看到了符纸上的印章——三洞五雷箓。

全称上清三洞经箓,妥妥的大老啊,再往前可就是上清箓了,这是只有当代天师才能得到的,三山符箓里,总共也就三人有这个资格。

所谓箓,又称道箓、法,是一种记载神吏神将名箓的文书。

道修道者只有在获得了“箓”之后,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也才具有了差遣一定数量护身神兵的权力,因而才能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困厄。

简单来说,所谓的“授箓”,就是给被授予者确认在神界的职务、颁发通行神界的职务证书的过程。

授予某人道箓,意味着正式接纳他为本派弟子,也标志着他在道派中处于什么地位,也给予了借用天神灵力的权限,授箓往往与授符联系在一起。

在道教中授箓总共有5个等级。

初次授箓:授予《太上都功经箓》,简称“都功箓”,要求通晓《早晚功课经》,诵读《老子道德经》、《度人经》,属六、七品职衔,林祖乐现在就处于这个级别。

放在古代,没有个几年,又或者是对门派没有贡献的话,是别想得到正式的授箓了。

第二次加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简称“盟威箓”,要求通晓正一诸经,属四、五品职衔。

第三次加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简称“五雷箓”,要求通晓《上清经》,属三品职衔。

第四次加箓:加升《上清三洞经箓》,简称“三洞五雷箓”,要求通晓《三洞经》,属正二品职衔。

第五次加箓:晋升《上清大洞经箓》,简称“上清箓”,要求通览藏经,属正一品职衔,通常只授给天师真人,不外授。

整个修行界里,也就只有三人能被称为天师,不管是功力还是品德,都属于顶尖的那种。

授箓的品级也高,拥有的权限也越高,同样的符纸,盖上不同的印章,发挥出来的力量是完全不同的。

铜埕里的三洞五雷箓是属于龙虎山一脉的,这人在那个年代多半是张天师的杰出弟子,甚至很有可能继承了天师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