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国公回京(1 / 2)

从这个凉亭离开后,杜百良又去了一趟安洪县,他曾经被发配的地方,这里早已今非昔比,没了水患,它直接从人人厌弃的不祥之地变成炙手可热寸土寸金的富贵乡,其中原因自然跟定北侯平南候还有他有关,他们这些人当初可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重建后的街道比之前宽了一丈,再大的马车驴车都能通行,县里许多商家贩卖麻花麻枣,估计是跟唐家效仿的,还别说味道越来越像了。

杜百良买了一些,一边走一边吃,边上的陈师爷无语地劝道:「国公爷,注意形象!」

杜百良摆摆手,「无妨,反正也没人认得我!」

话音刚落,一道缓慢低沉沙哑地声音在二人身后响起,「国公爷?」

杜百良震惊地回头,只见一年过古稀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站在他身后,身边还有两个下人搀扶着。

杜百良看了好一会儿才瞪大眼睛道:「老郭!」

老人顿时笑开了,「国公爷好记性,还记得下官。」

陈师爷也忙上前寒暄道:「郭里长,好久不见了!你还是这么健朗。」

老郭大笑,露出仅剩的几颗牙齿,摇头摆手道:「老朽已经不是里长了,陈师爷喊我一声老郭就行。」

老郭指着身后的茶楼,询问道:「国公爷进去坐坐?」

杜百良直接抬脚进去。

茶楼内装潢不错,处处都是江南风情,雅致清幽,跟外面的喧嚣吵闹完全不同。

一行人上了二楼,老郭解释道:「这茶楼现在在老朽名下,过段时间就要转给我那小孙子了!」

陈师爷好奇地问道:「现在的里长是谁?」

老郭笑道:「我大孙子,当年国公爷走后,柳丞相到安洪县待了一段时间,期间又发生了许多事,大部分百姓都走了,我老了,不想离开,想着就算死也要死在这里,好在那些贵人看不上我这区区小里长,并未对我做什么,还因为我当里长多年,熟悉这里的一切,就让我们一家留下来,给他们鞍前马后跑腿。

后面皇上成事了,我也知趣地自动请辞,但县令了解过我的过往,并未答应,而是让我儿子继续担任这个里长,不过我那大儿子身体不是很好,年纪轻轻就没了,现在我大孙子接任里长一职。

我还有个儿子,里长位置给了大房,二房自然是多分一些钱财,于是便趁着江南大兴土木,我也花光家底置办了不少产业,这茶楼就是十年前开的,现在在安洪县也有了些名声。」

陈师爷夸赞道:「不错不错,你这么做是对的。」

当年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杜百良曾让郭里长风头过了就赶紧退下,可以去岭南投奔他,可他们没能到郭里长的人,只等到一封隐晦的书信,后面他们又通信了几年,直到宁承允准备出兵才断了往来。

如今看郭里长日子过得安稳富足,他们也欣慰得很。

杜百良和陈师爷从安洪县离开的时候,架不住老郭的热情,硬是带走了好些名贵的茶叶。

船继续北上,直到商州杜百良才再次下船,换上马车抵达西京。

他回京的第一件事不是进宫也不是回家,而是绕路去了定北侯府,把唐宁的两个侄儿放下,又留下好些名贵茶叶和沿路买的土特产,这才潇洒地离去。

唐宁跑出来接侄子,问道:「定国公呢?」

唐晨曦回道:「姑姑,定国公已经回去了,这些是他给您带的,还有,他让侄儿跟您说一声,祖父不想离开岭南,您若是想祖父了得了空可以回去,还有埋葬牛俣的那座山塌了,郭里长的茶叶不错,让您珍惜着喝。」

唐宁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只觉得杜百良别扭得好笑,同两个侄子说道:「走吧,你们难得来西京一趟,就住在定北侯府了,开远伯府那边虽然也大,可冷清得很,没有半点人气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