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何谓神境,何谓真仙(1 / 2)

人之一生,共有三次死亡。

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命魂葬人间。

三次死亡对应人之三魂。

身体的死亡乃是命魂的死亡,是常规意义上的死亡,也是身体上的死亡,七魄会随之散去。

尸体的葬下乃是地魂的死亡,人之历史,人之因果,人之善恶,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皆被一捧黄土埋葬,是精神上的死亡。

最后的痕迹被遗忘,不能再对人世产生哪怕一丝影响,是天魂的死亡,也是存在上的死亡。

人之一生?准确来说是凡人一生。

直到再度轮回,三魂才会重聚。

修行者选择踏上修行路,那是超脱生老病死的第一步,甚至能够将三魂化出,作为三具化身。

元神,唯有斩了元神,令其魂飞魄散,一名先天人才算彻底死亡,哪怕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死的干干净净。

神域四关分别对应物质,能量,意识,法则。

精气神三元合一,意识改变物质与能量,成就法则,登临神境。

所以在三教传承里没有「法准」这种概念。

神境至强者也有另一个称呼——真仙。

真,就是元神回收三魂七魄之本质,进行主动提升以及自我完善,坐照入微,心身一体,明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仙,则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贯彻本质与真实,最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修不到这个境界,包括练峨眉他们这些追求仙道的修行者,其实与人间的神境至强者差不多,皆是走的「另类成道」。

区别在于,修仙道还有机会再进,修法准则宣告路断,除非有大机缘,不然往后难以再有精进。

因为苦境的飞升门槛比较低,真仙,准确来说是所谓神境的境界总称,称真神亦可。

先天五境,打破了人体这个小天地的常理,也打破了后天的阴阳,与生老病死做斗争,想要从其中挣脱出来,这是在对抗自然规律;只是它又契合宇宙这个大人身中恒常的道。

关于元气的修行,便是行在阴阳之中,走在顺天与逆天之间。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修行者吐纳天地元气,补足自身,对天地而言元气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只要修行者身亡融入天地轮回,元气便会回归。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修行者若是不死,只进不出,久而久之天地间的有余被耗尽,修行者继续修行便在损不足,通过透支天地以奉有余。

若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修行者乃是为了维持自身熵水平,此举却给天地带来了熵增。

若是这个过程中再有因果纠缠,难以厘清,那便会诞生劫。

比较常见的便是末法之劫。

天地元气沉寂,这个并非完全没有办法,然后,天意一刀,直接斩在众生天魂之上,削其天寿。

为了延续,天意选择损众生维持天地。

幸好,苦境家大业大,而被它供养出来的蔺重阳也在反哺天地,无需去折腾众生。

有句话叫——明心见性,明道见仙。

元神生心念,如母生子,子不见母,就是无明。

子与母合即为明心见性。

蔺重阳便是因为先成就了法则,进而通过完善混沌大道作为承载,不断积累。

贯彻本质与真实,粉碎真空,明道见仙。

那一步他还不能踏出去。

准确来说,他的道路有那么亿些超前,正常情况下可以借助外力由量变引发质变,也就是按照元气、元精、元神的顺序突破。

而自我修持,则是先将元神境界突破,再借量变引发质变,元精或者元气的其中一项,最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