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投奔(2 / 2)

三国:汉中祖 周府 215 字 2023-04-17

”山涛透过漆黑的夜色,看着石鉴说道:“自当要投汉!若居河内,当奔走于马蹄间邪!”

“投汉?”山涛听出了石鉴的诧异,说道:“汉帝初立,举其俊茂,委以大事与诸葛亮,当有上古贤君之风。诸葛亮病重之后,军政皆归汉帝所出,其南征荆楚,东进河东皆有所成,其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此非大一统之君王,谁可为之?曹爽、司马懿当不能阻也!”山涛字巨源,河东怀县人。

他的家族并非大族,其父也仅官至宛句县县令。他的父亲早年病故,至此家道中落,其少年开始便卓尔不群,不过其隐居乡里,耕种于田间,掩盖自己的志向及才智。

当然亦受曹魏九品官制的限制,他并无出仕。往昔之时,他并不着急,他蜗居河东,凭借着在河东临近政治中心的优势,观察天下大势,学习更多的治世学问。

但如今的他已经三十八岁了,到现在空有一身的才干,却事业无成,家里的妻子、母亲也随他忍冻挨饿多年,是故他现在建功立业的心情,颇是急切。

观察许久的他,在确定河东归属大汉,曹爽兵败荆州后,真正地认为能一统天下者,非刘禅莫属。

确定好明主的他,现在必须出动出击,才有机会大展身手,方能不负他自身的才学,也对得起他的家人。

石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今投大汉,不知陛下能拔我等否?”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

他的出身亦是贫寒,他虽与山涛一样,身怀大志,但相比于能安贫乐道的山涛,他更看重名利。

在大方向上比山涛短视,兵家才学上也不如山涛。山涛微微颔首,颇是笃定地说道:“大汉天子礼贤下士,今在河东,战事初安,我等若能奔赴而往,施展才学。天子空闲之际,当会接见,上达圣听,以行策论之对。”当然山涛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在河东初安的情况下,若遇见曹魏士人举家投奔,刘禅定是欢喜,在手上空闲之际,接见自己的概念会高些,而且也容易赏赐更高的官职。

如果等战事结束再去,大汉忙于迁都事务,刘禅哪有时间搭理这些不知名的士人。

即便搭理也会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大概率不会特赐高官。是故作为立志成为三公的人,山涛不仅涉略兵政,还对局势时机把握颇精准。

“君当何时前往河东,投奔天子!”石鉴问道。山涛沉吟少许,说道:“后天,某向人借艘船,内载家人,逆泌水而上,走轵门陉,以投大汉境内。不知石君愿随涛赶赴河东否?”石鉴咬了咬牙,念着投奔大汉的富贵,说道:“我与山君情感深切,山君赴汉,我又岂能不往。明日我亦向人借船,后日一同前往河东。”山涛见石鉴决定与他一同前往,欢喜不易,说道:“有石君随我一同前往,我道不孤也!”石鉴微微拱手,答道:“若无山君,日后鉴恐将于兵戈之中苟活,尚不知富贵何在!”

“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