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识破(2 / 2)

三国:汉中祖 周府 222 字 2022-12-21

刘林瞄了眼远处的城池,又看了看眼前的水,气得当场骂道:“蒋济老贼居然敢如此辱我!”

此言一出,老者捧碗的手抖了抖,碗里面的水也随之摇晃而出。

黄崇见状,连忙把老者驱赶回城,省得他出什么意外,有违大汉爱民举措。

看着来回踱步的刘林,黄崇说道:“将军,如今我军计策被识破,不如告知前将军,让前将军定夺?”

“可!”

密林中,王平听着黄崇的讲述,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只得撤军了。将今日所虏的百姓走小道迁往关中居住。”

迁民入国这是大汉作战的老传统了,由于人口稀少,大汉难以攻克魏国城池的话,也常会迁百姓入国,甚至还因为数万人口产生战争。

就如当初大汉因为五溪蛮的三万人口与东吴产生纠纷,最后两国定下信陵之盟,才消除因五溪蛮人口产生的纠纷。

或许众人只看到了与邻国产生纠纷的麻烦,但实际上却无视了大汉因为三万五溪蛮迁入巴地,大大充实了蜀汉在东部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陈到有实力从永安出发,北上翻越群山,配合王平进攻东二郡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甚至大汉还借助来自武陵郡的五溪蛮,派遣他们返回武陵郡打探情报,充实大汉的对于荆州的情报力量。

因此蚊子再小也是肉,大汉的关中实属缺人。

“诺!”

黄崇看向王平,问道:“如今我军难以进取,战事不利。敢问前将军,我军接下来应如何行事?”

王平沉吟少许,说道:“蒋济乃逆魏智谋之士,我军处于两面夹击之中,其仍避战不出,可见其固守之心明了。让大军撤回营地,固守小道营寨,广派斥候,探寻周围情报。”

顿了顿,王平又继续说道:“向陛下禀告我军战况,让陛下定夺潼关战事?”

“将军之意是?”黄崇问道。

王平望着阒乡城,重语心长地说道:“逆魏首都地处落阳,人口多集于河北,精兵身处潼关、河东。潼关乃天下雄关,南有连绵群山,北依天险大河;河东乃三晋咽喉,外有河北大军,内有表里山河,此二地皆一时难以攻破之所。”

通过十余年的战争,以及兵法学习。王平显然是对兵家学问有深入了解,也对现在的汉魏之间的地缘矛盾,看得比较清晰。

以往大汉能攻克陇右、凉州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曹魏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常受限于了粮草及兵力问题。而深入攻打关中之后,特别是经历了关中之战,大汉愈发感觉到曹魏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大。

特别是这次东征,大汉几次受挫,战事没有进展。

(我可能阳了,大家注意安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