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
随着这批水稻的收获,意味着芳兰已经实现了粮食的自足,结束了需要从国际上进口粮食的历史。
按照芳兰人民共和国与马来联邦签署的和平条约规定,芳兰人民共和国需要在接下来的连续 10 年里,每年都向马来联邦提供 300 万英镑的水稻。
经过换算,这意味着芳兰人民共和国每年至少要向马来联邦提供 8 万吨的水稻。
于是,在收获的 40 万吨水稻中,有 1 万吨被装上了货轮,运往了马来联邦。
而剩下的大量水稻,则成为了芳兰人民共和国国内的重要物资保障。
有了如此充足的粮食供应,从赤霞国来的人们再也不必为温饱问题而担忧。
不仅如此,除了出口给马来联邦的水稻外,还有一小部分水稻被出口到了香江地区。
其余大部分都被出口到了芳兰东边的吕宋群岛国,用来换取国家发展的外汇。
而且随着大量的赤霞国青年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抵达芳兰,炎黄岛上大量适合种植的耕地被不断开垦出来。
到了炎黄历5073年底,整个芳兰的耕地面积竟然已经惊人地突破了8000万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充足的耕地资源,犹如给芳兰的农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得芳兰的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甘蔗林郁郁葱葱,一片繁荣景象。
芳兰凭借着丰富的农产品产量,迅速崛起成为蓝星上重要的水稻和蔗糖出口国。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精心谋划——何雨柱。
他深知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在芳兰拥有如此丰富的粮食资源后,毫不犹豫地加大了支离计划的投入。
支离计划自炎黄历5072年开始实施,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煽动爪洼国其他民族的独立,一步步地将这个国家分裂瓦解,从而确保爪洼国再也没有能力与芳兰进行长期对抗。
第一期支离计划的目标是策划苏门答腊岛北部的雅奇地区的雅奇人独立。
当爪洼国联邦政府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雅奇地区,被雅奇人的独立运动所牵制时,第二期支离计划的启动时机便悄然来临了。
第二期支离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将爪洼国在炎黄岛东边、南纬8°以北区域的所有岛屿都纳入芳兰的掌控之下。
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芳兰来说意义重大,如果能够顺利完成,那么整个爪洼国的国土范围将会被大大压缩,主要只剩下爪洼岛和苏门答岛这两个区域以及周边的一些岛屿。
这样一来,国土面积大幅缩水的爪洼国将彻底失去与芳兰抗衡的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粮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这些充足的粮食资源为何雨柱提供了拉拢爪洼国少数族群的底气。
通过与这些少数族群建立良好的关系,何雨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爪洼国内部的力量,为实现第二期支离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芳兰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何雨柱支离爪洼国提供了坚实的实力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芳兰吸引了大量来自赤霞国的移民,使得人口规模终于突破了1000万的大关。
丰富的人力资源为芳兰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阿美莉卡引进的工厂也得以顺利建设,并陆续开始正式生产。
这些工厂的建成和投产不仅提升了芳兰的经济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芳兰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作为后盾,芳兰在与爪洼国的博弈中就更具优势,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