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烽火遍地(八)之实战演习(2 / 3)

明梦 一壶清茶淡香雅 3282 字 2022-03-11

相对于其他部门,军队那边的效率更高。

第二天各个地方的军队就收到了总部的命令,演习开始了。

这一次演习很特殊,它不是把军队人为的分成两个阵营,而是布置了目标任务,用最小的伤亡和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最后把详细的作战经过以及与作战有关的一切都汇总起来送到总部进行研判,以决定每个部队的排名。

就像在辽东的满桂率领的部队,他们的目标就是攻占朝.鲜,这就是这一次他们演戏的目标与地点,孙传庭的部队目标就是林丹汗部,等等,虽然这样一来评比很麻烦,但是这样最能体现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指挥官的水平。

大量的物资通过新修建的道路运往各地,这让很多百姓好奇起来,同时也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打消了那些不可实际的想法。

古代的战争打起来时间很长,不是说作战的时间长,而是因为前期的准备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造成的,虽然这几年基础建设方面朱舜一直都没有放松过,但是在交通运输方面这一次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也让政务院的官员对于基础的交通设施进行了一次大检查。

特别是这一次的特大雪灾给许多基础设施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坏,比如这一次运往辽东的物资,就被堵在半路了,前方因为道路防护做的不到位,让很长的一段山路损毁,这个车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当在山西的孙承宗收到后勤部门反馈回来的问题后,就把他转交给正在组建新式机构的天启皇帝。

经过京城的大清洗,现在朝堂上的官员已经消失了一半还多,天启皇帝借此机会开始按照朱舜给的方案整合各个部门。

以前的六部保留,同时增加了几个常设部门,比如和天津等地对应的督察院,谏议院等部门,现在他把各个部门彻底的分开,不在进行吃大锅饭的朝政制度,而是让他们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进行独立的办公,就像以前如果遇见战争,朝堂上各个朝臣都会建言献策,不管好坏,不论结果,就像天启年间的大明和建奴之间的战争一样,朝堂上不是兵部的人也参合一脚,让本来还很容易对付的建奴渐渐地做大,给大明造成了很大.麻烦,具体的就是袁崇焕你一个文官参与到兵部的事情里,合适吗?

当初的朝政制度,朱舜就吐槽了好多次,就拿一个赈灾来说,那本来是户部的事,但是你一个吏部的官员参合进来算什么事?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战争属于兵部的事,就交给兵部去办,其他部门不要插手,要不然战争失败,你找谁负责?

现在好了,兵部彻底的独立出去,打仗就交给了那些将领,文官不得插手,不得干涉,不仅加强了天启皇帝的兵权,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密作用,就像萨尔浒之战一样,万历皇帝这边刚有动作,建奴努尔哈赤就得到了消息,原因就是在朝堂上讨论派出多少人马,分成几路,目标是什么,等等,这简直就是把详细的军情送到了敌人眼皮子底下,你说可笑不。

现在孙承宗重新担任兵部尚书一职,统领已经变成参谋部职能的五军都督府,没有太大的权利,但是自由了很多,不再受文官的牵制,所以这老头现在很舒心,还有心思给天启报告后勤运输上遇到的麻烦。

看完孙承宗的报告后,天启皇帝先是给了他一个批复,就把这个情况转交给了工部尚书徐光启,让徐光启督办此事。

不用经过朝堂商议,就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扯皮,更加不会让那些贪得无厌的士大夫们横插一脚。

“辽东那边的工部侍郎是谁?”

工部侍郎以前是工部里的官员,现在却变成了各府工部的负责人,也就是说权力下放了。

“西陆。”

主管工部人事的官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把这份文件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