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披发之耻(2 / 3)

汉灵昭烈 七郎不姓杨 3381 字 2022-01-29

“我还想再问问各位。”萧先达决定趁热打铁,“所谓胡汉之别,莫非比各位兄弟,还有尔等家小的生死更要紧吗?尔等皆可扪心自问,当初是为何上山的?”

“叶兄弟,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你当初上山之时,已是独自一人了吧。”萧先达又朝着叶荣锦道,“你难道忘了,是何人害得你家破人亡,又是何人救了你性命了吗?”

闻听此言,叶荣锦不禁又垂下头去,面有愧色。

叶荣锦当初本是山中的猎户,家有双亲在上,还有一妻二子。生活虽称不上富足,但凭借他出色的狩猎功夫,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可随着金兵的到来,噩梦随之降临。

金兵洗劫村庄时,叶荣锦正好因为上山打猎才逃过一劫,可待他看见村中火起赶回家中时,父母妻儿已尽遭毒手。

怒火中烧的叶荣锦为寻金兵复仇,在山道旁蹲守了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一队押送粮草的金兵。

他先是用弓箭射倒了七八名金兵,接着持刀杀出,又奋力砍翻了数人。怎奈,金兵太多,他最终寡不敌众,陷入重围。

叶荣锦本已抱定了必死之心,苦战之下虽多处受伤,犹死战不退。危急时刻,萧先达正好带人路过,随即杀出,击退了金兵,救下了叶荣锦。

那时的白马山山寨,人马不过千余,也未分作四营。萧先达见叶荣锦身手不俗,又有一股悍勇之气,便命他为汉兵头目,统领山寨的汉人兵丁。

萧先达不仅于他有救命之恩,更有再造之德,叶荣锦心中又岂能不知?

况且,山寨中的兵丁十之六七皆是为了躲避金人才上山入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者也不在少数,能于山寨中得安身之所,皆是拜萧先达所赐,众人心中又岂能不知。

叶荣锦虽然依旧举着朴刀,却迟迟未动。

他虽然已决定跟随王青起事,但要让他恩将仇报,对萧先达动手,他却于心不忍。

“各位兄弟,休听他巧言令色!”王青一看情势有些不对,连忙道,“若是真如他之言,胡汉皆一视同仁,那山寨中为何会有大殿之禁?我等汉人凭什么就不能居于大殿之内?这难道不是厚此薄比,胡尊汉卑吗?”

“是啊,我等汉人平日里连大殿都进不得,这还说什么一视同仁。”此时,孙二也在一旁帮腔道。

一时间,兵丁群中也是一阵鼓噪。

这大殿之禁确实是萧先达绕不开的一道坎,也正是王青敢于铤而走险,发动兵变的依仗之一。

因为他知道,一直以来,这个大殿之禁在山寨众多汉人心中是根刺。虽然平日里皆不明言,却始终如鲠在喉。

“大殿之禁确有其事,但各位兄弟可曾想过,居所之别只是先后之分而已。”萧先达道,“倘若我真是厚此薄彼,乃至行胡尊汉卑之事,为何没让各位披发易服?众兄弟之中,在金人治下生活过的应该也不少吧,试问那些女真贼人又是如何对待尔等的?”

说话间,萧先达话锋一转,突然朝着吕子侯道:“吕兄弟,你终日里裹着头巾,可否将其中缘由告之众位兄弟呢?”

闻听此言,吕子侯一脸尴尬之色,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原来,这吕子侯本是雁门关阳武寨的一名步军都头。靖康初年,金兵来犯时,孤立无援的雁门关九座兵寨有七座不战而降,其中就有吕子侯所在的阳武寨。

投降金兵之后,阳武寨一千余人便被金人收编成了“签军”。吕子侯起初以为,做“签军”也没什么,无非是换个主子领军饷而已。

但归降之后,金人随即就下了披发令,命令所有“签军”必须披发,以从金制。

话说这披发,也并非将头发披散开来这么简单,而是要将头顶前部和两鬓之发尽皆剃光,再将脑后之发梳成两条发辫,再由其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