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走在路上...(1 / 5)

有人说,《少年的你》是披着文艺片外皮的爱情片,青春片,或和说直接点,商业片。

就跟导演的《七月与安生》差不多。

这话有一定道理。

这部片子的导演拍的这两部电影,基本上都是能看懂的,很少有大段的自嗨。而很多文艺片导演喜欢加上一大堆自我表达,以及玄乎其玄的东西:

比如闪烁的画面、伦理的纠结、特殊的象征、各自的隐藏条件以及导演自己的故事...

总之,各种难以解读。

可《少年的你》是和这个不太一样的。

它虽然说是可以算一部实验性质的电影,因为里面有很多怼着脸拍的镜头,这种镜头一般在正常电影里用的没有这么频繁,基本上主要就是用来作为集中地情绪表达。

但是它并不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

顶多是让观众更多地感受到了角色的情绪,而实际上并不会产生“这个镜头是干嘛用的”“这段是有什么意思”还是“表明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电影没有这些东西。

无论是整个故事的进行,还是演员的表现手段,它整体框架上是一个商业片的逻辑。

尤其是这个讨论的话题还是校园暴力中的爱情与救赎,这样的主题,在这么两位演员的演绎之下,有点淋漓尽致的意思。

再加上一些画龙点睛:

配角很坏。

荧幕上,魏莱一脸的单纯无知,但又隐隐透露出几分不耐烦:“胡小蝶自杀是她自己的选择,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她不想复读,是她妈1逼她来复读学校的。她成绩一般,老师说就她这个成绩能上三本就不错了。”

然后表情恢复平静,一脸天真地猜测道:“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

“咿...”

影院里顿时响起一阵骚动,明显是对这个女的有点恨起来了,都有点忍不住想冲进屏幕在她脸上扇一巴掌。

片中的人可能不知道。

魏莱,是陈念的同班同学,一个家境优越,长的美,人缘好,成绩好,大家一看就喜欢的女孩,看起来可能真的都很好。

但是实际上呢?

她是个典型的两面派,表面上乖乖女,背后却仗着自己家庭背景雄厚,在学校里横行霸道。

无论是胡小蝶的死,还是陈念被欺负,她都脱不了干系,甚至可以说是主因。

这样的情况下,都出人命了。

魏莱竟然就这么冷漠,甚至还继续用那种伎俩,想要习惯性地骗过所有人——这就让人觉得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牵扯进一桩命案,她竟然一点也不内疚或者慌乱,甚至还能冷静给自己开脱。

和其他两个伙同的施暴者都截然不同。

审讯实力,光线从头顶上直直地打落下来,像是一道圣洁的光环,却又分外显得光照底下的魏莱有些阴暗。她身姿挺直,穿着校服,表情继续单纯,让对面的警官都忍不住再问一句:

“你真的一点内疚都没有吗?”

这也是观众想问的话,一下子,很多人都集中注意力想要看看对面的人怎么回答。

魏莱没有回答,她只是嘴角带着那么一抹微笑地坐直。

然后什么都没有说。

“登登,叮叮等等...”手机铃声响起。

“谁找我啊?”她继续一副无辜的样子。

“你妈。”警官开口:“正好让你父母来一趟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

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也就是魏莱最大的依仗,她终于从那种有恃无恐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开始激动了。

她害怕,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完美形象破碎。

然后的事情,她不敢想会怎么样。

于是魏莱语气激动:“要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