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诱饵(2 / 2)

以双方的厮杀很激烈,期间不乏两边人马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狭路相逢,然后前面的人在挥舞着刀枪拼死搏杀,后头的人却毫不迟疑的投掷起了手榴弹……

清军厮杀很卖力气,而且舍得下血本,但认真的来看一看,那死在刀枪之下的双方士兵真的还没有死在火器下的一半多呢。

对付重甲步兵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钝器。

可是清军的武器中并没啥钝器。

他们跟当年的完颜女真真的是全然不同的。

两宋之际,正是中国的重甲军士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宋军的步人甲,西夏的猴子甲,契丹的镔铁之国和女真人的铁浮图……

掉刀、重斧、狼牙棒、铁骨朵等等,才是那个时期纵横沙场的真正杀器。

可到了火器大发展的朱明时候,明军也好,鞑子也罢,棉甲都要彻底取代铁甲的地位了。

不管是鞑子的巴牙喇兵,还是历史中郑成功威震一时的铁人军,那都是少之又少的绝对精锐。

清军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什么钝器,因为他们的武备所针对的敌人根本不需要这些。

现在陡然间碰到了一群铁皮怪,可不就一下子坐蜡啦?

铁甲+锁子甲+皮甲,这样的武备至少都是巴牙喇兵一级的,而且甲衣质量有过之而无不及。

鞑子手里的大刀要砍多少下才能破防啊?

大刀还没有手斧来的有用呢。

双方武备上的代差直接让八旗兵武力大减。

真心不如手榴弹的杀伤力大呢。

不过这个时代的手榴弹对于披甲重步兵的杀伤力也实在有限,碎片碎铁的穿透力太差么。

所以打着打着,越打清兵就越吃亏。

当然,他们也有药粉包的,甚至有不怕死的清兵直接来充当人肉炸弹。但这都是小波折,大势依旧在秦。

前半夜,准确的说是午时之前,两军的厮杀真的真的很激烈,但到了下半夜里,尽情的释放了好几个小时的激情的两军就都有些打不动了。

但双方依旧在紧张对峙当中。

李勐为了不让清兵脱钩,有意识的让了他们两手,使得两股清兵顺利的钉进了杨村。

&n

这就是个香甜的诱饵,勾着清兵不得不与秦军僵持着,而不是收兵回去,舔舐伤口。

因为在杨村的外头,上万秦兵可都在等着呢。

等到天亮之后的大反攻。

以杨村为饵,引得清军主力来打,外围则埋伏着大量的有生力量,趁着夜色悄悄的潜伏过来,待到天亮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