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从心(2 / 2)

对鞑清不忠诚呢?

可惜,命运总是无常的,不会一直青睐于某些人。

米喇印这些个河西土官,他们因为秦朗的存在,而改变了自己原时空里的命运;现在也因为秦朗的存在,而不得不再度走上原时空里的反清道路。

真的是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

多尔衮要掉他们往东线去打秦朗,去保卫鞑清朝。这可就伤到了土官们的利益了。

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还是千里迢迢的去死,这怎么可以呢?

少民土官本身就有很强烈的地域局限性,他们这些人比一般的人马更排斥出省作战。

而且要面对的敌人还是大名鼎鼎的秦朗,这去了不纯粹就是死么。

所以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少民土官圈儿就都爆炸了。

说白了还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对鞑清的真正忠诚。

就像他们对大明大顺一样,一直来他们忠诚的都只是他们的利益。

赵良栋一开始那么容易赢得李率泰和祖可法的认可,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外,另一个大对照就是米喇印他们。

对比那些个人,赵良栋这种一接到军令,就马不停蹄的带兵东向的人,可不就更值得信任?

何况鞑清还需要在河西竖立几个榜样呢,赵良栋就很合适么。

反正啊,在赵良栋还在东来路上的时候,河西就已经闹翻天了。

近些时候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河西土兵,一听到要把自己调去几千里之外的北直隶,跟数次大败鞑清的大明齐国公去打生打死,那一个个就立马不愿意了。

不想出省是一个原因,怕去了被当成炮灰,死在秦军枪炮之下是其二。

于是各部土兵都人心晃动,军心不稳。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人来火上浇油。

河西巡道林维造是前明巡抚林日瑞的侄子,当初大顺军进攻河西,林日瑞为大顺军所杀,现在林维造就想替叔叔报仇,趁机借刀杀人,严惩当年投降过大顺军的人。

所以整个河西官场就也乱成了一团,林维造一封封弹劾的奏折飞去京城,可把米喇印这些人给吓坏了。

米喇印这些个土兵武官当初均投降过大顺军,现在被林维造一报复,又很清楚鞑清调兵向东的决意,最终都横下一条心决心反清“归”明。

米喇印与丁国栋率部杀掉张文衡、林维造等人,占据甘州,宣布反正。

就在赵良栋进入中原之地不久,河西就乱起来了。

为了师出有名,米喇印拥立了明朝宗室延长王朱识钏,以反清复明作为号召。但是这次米喇印却没有跟原时空里那样得到了各方拥护。即便是一些少民都不怎么热络。

因为鞑清统治策略的改变,很多少民还真心觉得鞑清不错呢。

但是米喇印联系了丁国栋等人,而且一发作就干掉了鞑清位于河西的政治首脑,整个河西军政一时间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然后米丁等人就领着大军一路从河西西部杀到了兰州城下,并且顺利拿下了兰州。

这个时候多尔衮是绝对不能调集东线的大军去弹压河西的,事儿就交给了孟乔芳去办。

后者调部将马宁与驻防长安八旗副都统额塞统兵进剿。

双方大战于兰州,清军以少胜多,米喇印和丁国栋带领的人马被杀的大败。

所以等到赵良栋领兵赶到清河的时候,河西荡起的震动已经被削平了大半。

清军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追击,干掉米喇印、丁国栋只是早晚的事儿。

不过这般一来鞑清想要再从河西调兵东向,就也不可能了。

赵良栋看着眼前的人,脸色变了几变,可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