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接机(2 / 4)

第,自然能教导出韩森这样的孩子。”

“刚刚这《青花瓷》《兰亭序》可唱得真好啊!很有大哥年轻时的风范!”

“哈哈,大哥当年唱的是摇滚,还是在天桥底下,这是在春晚,没得比!”

“都一样,都一样,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大姐,我们都商量好了,大年初二,我们几家一起去你那儿,咱们好久都没有聚一聚了,老三今年也从国外回来了,可不能再错过了。”

“对,我也有两三年没见韩森了,着实想念的紧。”

“我这大外甥现在也太厉害了,一年没见,都成了大明星了,现在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吵着要让我给大外甥要签名,呵呵。”

陈珏一边笑呵呵的跟亲戚们视频聊天,一边包着饺子,眼神里满是欣慰与骄傲。

回想起这孩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种种情绪交叠在一起,陈珏忽然就湿了眼眶。

“大姐,你怎么哭了?”

“当然是高兴的,大姐,等韩森回到家,记得在群里说一声,报个平安。”

“韩森现在已经是咱们最厉害的人了,姐你别哭了,大过年的也该高兴高兴,现在我儿子出门都恨不得在脸上帖一句“韩恩是我表格”,天天臭屁,不过,韩森出息了,我这个当大舅的脸上也有光啊,呵呵。”

陈珏一共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在娘家她排老大。

陈珏是教书匠,丈夫韩一泽也是,在娘家的兄弟姐妹中,论身价,陈珏一家只能垫底,不然的话,也不会二十多年了,依然还住在远郊一处稍显破败的教育园区里。

这是当年陈珏与韩一泽结婚时的新房,因为是教育园区,周围挨着许多学校,所以住的也基本上都是人民教师,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虽然几经修缮,但依然没办法掩藏颓势,许多发达的邻里也早就搬了出去。

相比较陈珏,韩森的大舅、二舅的生活却都相对较好一点。

大舅排行老二,职业是公务员,如今在粤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担任城乡建设局的规划处处长,年薪加上奖金以及一些意外收入,大舅一家生活的很滋润。

二舅排行老三,职业是服装设计师,早先在国内独自创业,开了一家小公司,可惜在人才济济的华夏根本混不下去,于是辗转去往非洲驻扎,在旧衣回收一行做的如火如荼。

简单来说,就是收集华夏人不穿的旧衣,转而卖到非洲一些落后国家,虽然看起来很不体面,但却是赚的盆满钵满,仅仅做了五六年,如今都在深城买了一套上百平米的商品房,价值近千万。

除了大舅、二舅之外,韩森还有个小姨,长得如花似玉,念完大学就出国留学了,如今在美利坚好莱坞做一名实习编导,因为精通中英文,所以经常会与国内的一些巨头文娱公司联系,充当翻译,薪水和待遇也都非常高。

相比较经常出国的二舅,这个小姨更狠,却是已经有四五年没有回国了。

韩森的姥姥、姥爷去世的早,在双亲刚去世那一会儿,陈珏也才刚刚大学毕业,独自拉扯着兄妹三人,为他们的人生做规划,见证他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挡住亲情的消散,在大舅、二舅各自成家后,起初还都有来往,但渐渐的联系就少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家庭、事业各方面的原因,很少聚在一起。

但如今,韩森突然大放光芒,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即便是在非洲的二舅、在美利坚的小姨,也都听说过韩森的名字,因此今年过年,哪怕是相隔数千里,二舅和小姨也都买了回程的机票,由大舅牵头,兄弟姐妹们准备在大年初二的时候,齐聚大姐家中。

陈珏可谓是无比感慨。

她想起那一句谚语,小时候你靠父母抬头,长大后父母靠你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