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一章 三国兴商贸(2 / 2)

不是姻亲,同样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之国,想当初中原十国,如今留下的也就夏晋周三国,我大夏与杜兄的大晋和周兄的大周合作也不止一次,我们彼此了解,也彼此熟悉,后面的时代也是和平为主调,不会再发生争端,你们二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李成对这俩人苦口婆心的劝道。

上次选妃事件,大夏拒绝了两家推荐过来的人。

这俩老家伙不放心,借助这次三十年庆典都跑了过来。

还是没有放下结亲的打算,想要将自家的孙女嫁给李成。

李成对此也是无奈至极,他都这岁数了,娶俩十多岁的姑娘算怎么回事?

也只能跟他们促狭长谈,希望能打消这俩老家伙的想法。

时代不同了,联姻那一套在大夏这边早就行不通了。

也就只有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才会迷信这种联系。

“新正帝莫不是觉得我兄弟高攀了?”

杜威有点不太乐意的问道。

“那肯定不是!不如这样吧,你们将孩子也带来了,我也将家里的几个小子找过来,组织个酒会之类的,让他们年轻人去试着处一处,要是真的看对眼,老弟我绝对不干涉如何?”

杜威和周康对视一眼,也只能如此的认下了。

他们就没想过将孩子嫁给李成的儿子们。

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李成这个皇帝。

不过现在这情况估计是不行的了。

那就退一步嫁给皇子也能说过去。

看到俩人点头,李成也是轻轻舒了口气,可算是糊弄过去了。

家里的小子们加上李隆也有四个成年的了。

就算是给他们提前找媳妇吧。

这件事定下来,李成就将话题转移到商贸合作上面。

两人的国际都在大夏与西洲之间,也算是辽阔万里。

李成将总理院新制定出的计划拿出来,打造陆上丝绸之路,三个国家加强商贸往来,一起加强商贸交流,对此周康和杜威肯定不会反对,这是对他们都有好处的事情。

甚至周康还提出,希望北部原来山丹的那块地区,也能和夏国的北方有所交流。

这条路线可以以周国为主来修建,从周国北部地区一直到夏国的东北部沿海地区。

李成当即表示赞同,有了这条线路,他也能将东北地区和婆罗海地区连成一线了。

而不用绕行南海——西南大洋——陆间海——西大洋去运转货物。

距离会少将近两倍,时间上也能节省很多,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没想到周康这老家伙还有这种眼光,确实每个当皇帝的都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