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舟杂谈(2 / 2)

下令出发。

由于是内河,倒是比海面平稳很多。

去过流求的宋师道,可见识过大洋的海浪,哪怕是近两千吨排水量的咆哮级,面对太平洋的风浪,仍然像波浪之中的一片小树叶。

中午时分。

运输船与抽沙船队擦肩而过。

宋师道给商秀珣买了午餐,午餐是典型的套餐式盒饭。

打开搪瓷饭盒的商秀珣,本来还没有报太大期望,此时却感觉有些惊喜:“好丰盛,师道你不会让厨房开小灶吧?”

“怎么可能,客船的餐厅饭菜都是固定的,你多坐几回船就知道了。”

“只是这真的好丰盛,才30晶币一份,你们这边的普通人也可以吃得上吧?”

商秀珣之所以怎么说,是因为她询问过不少在牧场公司工作的族人,他们的工资大概在每个月3500~6000晶币左右。

而她手上这一份午餐,是三菜一汤,包括香煎鲸鱼午餐肉、炒莲藕、水煮菠菜,莲藕鸭骨汤和白米饭。

“你知道吗?今年联盟一共库存了431万吨粮食。”宋师道突然看到商秀珣一脸蒙圈,顿时明白她不知道吨这个单位,然后便转换成为石这个单位:

“431万吨粮食,相当于8000万石粮食。”

咕噜!商秀珣瞪大眼睛:“怎么可能?你们不是说不收田税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难道是缴获豪强的?”

宋师道解释道:“缴获豪强的粮食,确实有一百多万吨,但是剩下的粮食,其实都是联盟从农民手上买回来的。”

商秀珣虽然经营过飞马牧场,但她对于种田真的不清楚,只知道农民经常食不果腹:

“买回来的?农民真有这么多粮食吗?”

“是的,农民有10公亩地,南方各州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现在林邑稻的亩产如果有化肥,亩产可以达到170公斤以上,大概是亩产3石多一些。”

商秀珣算了算,发现10亩地一年可以收获60~90石,这个数字让她有些转不过弯来。

宋师道看出她的疑惑:“是不是非常疑惑,为什么明明农民每年农田有那么多收成,却经常食不果腹?”

“嗯,这非常奇怪。”

“因为你没有算朝廷的正税和苛捐杂税,地主的地租。”

商秀珣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两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她沉默了,之前她还有些同情那些地主豪强,现在却有些心情复杂起来。

“我平生最佩服的几个人,一是我的父亲,二则是总督等元老,是他们让我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可以这样运行,可以不需要商人和地主。”

商秀珣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和第一次见面时比起来,变得有些截然不同起来:

“你变了很多。”

宋师道慷慨激昂的说道:“人都是会变的,真理让我明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为了这片热土上的千万黎民百姓,也可以衣食无忧、读书明理,我由于为此而奋斗。”

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商秀珣竟然有些羡慕起来,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信念,那是多么难得的收获。

很多人活着,

却仿佛行尸走肉;

很多人活着,

却宛如牵线木偶;

很多人活着,

却像是苍蝇蚂蝗。

真正有良知、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