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史上第一丈(得刷一下)(2 / 4)

布我们关东的防鼠疫成绩,你们汉耀的李维仁也得做报告。”锡良的话可以说脱口而出,显然,这些事儿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

为什么不叫汉耀口罩?这种名声他锡良肯定得争,他怕的就是这个,这东西叫做民心。

而对于朱传文,其实心里虽说有些舍不得,但是此时也不得不认了下来,汉耀几年的准备却是为伍连德做了嫁衣,不得不说一声时也命也,此时朱传文也下了决心,伍连德,必须留在冰城!

随即,朱传文整了整心情,对着锡良说道:“我觉得伍氏口罩名字挺好,总督大人,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

“说说!”

“冰城各个工厂很是关注关东的鼠疫防范,我在冰城搞了次募捐,共计13万银元,这次也是一并带了过来。”朱传文说着就将手中的汇票递给了锡良,哪里是什么募捐,其实就是汉耀自己掏的钱。

名声都送了,这么一点儿钱也就给了吧,再怎么说,关东的鼠疫早点结束,对于汉耀而言是一件好事儿,总不能因鼠疫废食,让关东低迷起来吧,这完全不符合朱传文的发展方针。

而且锡良进门,朱传文就发现了,堂堂关东总督,都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见他,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好啊,好,朱先生,你可是为关东的鼠疫又做了一大贡献。”锡良看着朱传文的眼睛,第一次,他觉得和面前这个年轻说话这么的舒服,虽然钱比他预想的少了点,但是人家先开口了,自己的面子也是值一点钱的。

“去,将银钱兑换出来,明天我要在报纸上看到汉耀朝着关东鼠疫做贡献报道。”锡良喊来了伺候的奴才,将汇票递了过去,有着这个信号,关东的那些官绅们也该知道怎么办了……

汉耀,开了个很好的头儿。

“传文,最近你这汉耀制造局发展的怎么样了?”锡良这才改口。

“大人,汉耀难啊。”朱传文深深的叹了口气,“关东鼠疫,完全的打乱了汉耀的工厂,现在,工厂的原料供应都成了问题,这个冬天,是真的冷。”

“缺什么原料,我来给你想想办法。”锡良向前微微躬身,一副我听着,你放心的模样。

“大人,我这边最缺的就是南方的桐油,还有关内的小麦,另外还有些不多的金属。”

“桐油?”锡良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朱传文,他是在四川当过总督的,自然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东西不是洋人买的多吗?怎么,现在汉耀也开始需要了?

随后想了想,原本他就打算解除吉省、奉天省与汉耀的商业壁垒,略微一思索,就答应了下来,随后又说道,“传文,听说你还在卖机器,奉天从明年开始也得发展工厂了,你这边能造出来吗?”

奉天发展工业,是锡良两年梳理过关东局势之后,定下的目标,他手里是没钱,但是官绅们有钱啊,有清一朝,民间的豪绅可以说数不胜数。

说到底,有着两个方面因素,其一,洋务运动之后,商业完全就是一个放开的态度,师夷长技以制夷,怎么师,那就得从商业开始了。其二嘛,清廷的这些官僚后面,哪个不是大把的捞钱,乾隆年间就有着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甚至,在朝廷财政宽松时,都是有着发养廉银的风俗,这种政策下,朝廷没钱,民间可以说富的很,奉天省的头头脑脑,锡良现在早就理清楚了,让这些人开始步入工业,是他锡良关东施政的第二步。

要不然,用得着与汉耀抢夺那些从俄国归来的劳工吗?

“大人,具体想办些什么厂子?”朱传文问道。

“都办,面粉厂、火柴厂、玻璃厂、粉条厂,甚至是扎染厂和纺织厂。”

“可以,可以,这些机器我们都能造出来。”朱传文心里却有点乐开了花,机器这个事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