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东归洛阳整朝纲(2 / 3)

文陵,岂能单独建陵,还享受皇后礼仪。”何炅答道。

“太常寺其他官员呢?有什么看法。”刘协看向淳于嘉,淳于嘉被李榷针对,从司徒位置上拉下来,刘协念其忠心,任命为太常卿。

不过何炅说的是事实,王美人生前不是皇后,死后刘协想要感恩,提高一些位份是应该的,可是不能一下子就提到皇后的位置上啊。如果这样的话,何皇后算什么呢。想到这些,太常寺的官员没有说话。

“呵呵。就是说太常寺办不了这件事了?礼部听令,立刻着手办理这件事。”刘协根本不给太常寺回话的机会,想要要挟老子,门都没有。

“陛下。”礼部尚书崔毅站出来说道:“礼部人手太紧张了,这些日子事情又多,还请陛下给礼部调配人手。”

崔毅在十常侍之乱中救过刘协刘辩,可是刘辩并不重用崔毅,致使崔毅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协。现在刘协要崔毅厚葬其母,崔毅自然没话可说。可是朝廷东归,肯定要搞一些仪式,礼部的事情实在太多,人手不够啊。

“哦,这个啊,潘颖,先把官员调配的诏书宣了吧。”刘协随口说道。没人,那就给你人手,这有何难。

“遵命。”潘颖放下手中下一道诏书,另外拿起一道,打开念道:“······大汉中兴,需推陈出新,朕特设行政省职掌天下行政、军机处职掌天下军事、监察院职掌天下律法、钱粮省职掌天下钱粮、内务省职掌皇宫内务。今朝廷东归,百废待兴,特调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太常淳于嘉······”

潘颖一口气念了上千官员,上至三公,下到吏员。只不过大家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调入五省的官员,都是实实在在做事的官员。特别是那些吏员,平时候在三公九卿府衙里面都是干实事的人,当然也是被那些世家子弟欺负的对象。反倒是那些世家子弟,平时候耀武扬威,可是这次居然还是留在三公九卿,既没有因为有人调走而提拔,也没有因为朝廷东迁而贬官。

这是什么意思?所有的官员都搞不懂刘协的意图。不过既然有了新工作,这些新调的官员还是有些窃喜,至少说,到新的单位就不用面对那些天天欺负自己的世家子弟了。

五省的长官们听到自己的部门调入了这么多人,心中顿时宽慰不少。之前面对的只是河南尹的百姓,他们已经的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朝廷东归,他们不但要面对河南尹百姓,还得为皇宫服务,过一段时间司隶其他六郡就会收回来,这工作是成倍的增加啊。现在好了,刘协一下子调过来上千官员,他们的工作就轻松不少。

赵温脸色不甚好看,杨彪调到了行政省做副相,同时兼任太尉。张喜调到了监察院做副相,同时兼任司空。作为司徒的赵温,居然一动不动。难道陛下忘记了自己?当然,刘协不可能忘记的,只是到现在为止,刘协都没有看清这个赵温的能力在那里。如果刘协需要一个和稀泥的人,估计会重用赵温。

好些官员都在猜测,是不是三公衙门就比五省衙门低那么一点。倒是那些没有调动的世家子弟,好像什么感觉都没有。他们就是到朝廷享受俸禄的,做事不是他们的风格。

刘协静静的等待这下面的官员议论,直到大殿里面安静下来,刘协才让潘颖继续宣诏。

“······行政省相国刘虞,公忠体国,堪为百官典范,封为忠王,食邑一万户。太尉杨彪,克己奉献,封富平侯,食邑三千户,另赐土地一万八千亩。侍中杨琦······”

“什么意思,杨彪不是弘农郡吗?怎么封到了北地郡去了,还赐土地一万八千亩?”有官员小声的问。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陛下推行司隶七郡无私田政策,杨家带头响应陛下号召,亲自把自家的田地上交朝廷,陛下念其忠心,将这些田地一亩不少的封给了杨彪。”

“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