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刘协定计试张济(2 / 3)

,刘协轻咳一声,众人顿时停下议论,一起望着刘协。刘协微微一笑说道:“杨太尉以为如何?”

杨彪刚才一直不说话,肯定在观察朝中动向。作为刘协的亲信,杨彪自然知道刘协的意思。整了整衣衫,杨彪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光武皇帝建都洛邑二百余年,其间经历多少磨难,如今只因曾经失火,外有虎狼就放弃帝都洛邑,我等还是大汉之臣么?”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创者,作为光武帝的子孙,刘协自然不能背上背祖的骂名。朝中这些大臣,自然也不会劝刘协被族而损伤声望,于是朝堂之中顿时安静下来。

刘协见众人不说话,于是看着张喜问道:“司空有何想法。”

张喜没想到刘协有此一问,略作沉思说道:“陛下,建都洛邑是祖先所定,我等子孙,安能违背祖先意志。”

张喜回答得很有策略,意思与杨彪相近,但是又具有攻击性。如果刘协不东归洛阳那就是违背祖先的意志,如果真是这样,那刘协的皇位的合法性都有人会质疑了。

见事情已经趋于稳定,张济站出来,高声说道:“臣骠骑将军张济,愿护陛下东归洛阳。”

嗯?张济这一声,直接击破大多数人的幻想。杨彪、赵温、张喜等人想要东归洛阳,众人还可以想各种办法推脱,可是张济强势站出来,这事还真没得推的。谁敢去同十万大军做对?不要命了?

刘协回到后宫,张妍老远就迎出来:“陛下,今日上朝还顺利吧?”

“还好。”刘协一边走一边回答。上朝的时候,刘协需要带着冠冕,这皇冠用沉香木所制,不是一般的重,戴久了脖子都压得很疼。伏寿的后冠是黄金所做,也是非常重的。所以,刘协急着回到寝宫,换成常服。

“陛下,这边请。”张妍见刘协急匆匆的,赶忙把刘协引向旁边的屋子。

“这是?”刘协一脸不解,看了张妍一眼,走进屋子。

屋子里面,十几个宫女站在一起,手中托着刘协的常服。刘协一看,顿时明白。不得不说这个张妍真的很贴心,知道刘协戴皇冠不舒服,就在大殿后面安排了一个房间,只等刘协上朝结束,立刻换下朝服。

刘协歉意的对伏寿笑了笑,看着伏寿被一群宫女搀扶着去了椒房殿。这个张妍也是,只给刘协准备了常服,没有给伏寿准备,这中间恐怕也有对伏寿不满的意思。同时,也是一种竞争。

“陛下,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等人在宣室殿等着陛下。”刘协还没换好衣服,潘颖就来报告。

“他们有说什么事吗?”刘协问道。

“好像是东归的事情。”潘颖看了一眼张妍,开口回答。

“好,朕这就过去。”刘协换好衣服,跟着潘颖去了宣室殿。张妍让宫女们收拾衣服,送回寝宫,自己跟着刘协,也来到宣室殿外面。

宣室殿内,杨彪、赵温、张喜、伏完、董承、皇甫嵩、淳于嘉等人等在那里,见到刘协,一起见礼。

刘协在主位上坐下,看了看众人,开口问道:“何事?”

众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皇甫嵩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长安周边,有张济、李榷、郭汜、杨定的兵马。李榷郭汜自然不愿意陛下东归,这是很显然的。问题在张济身上,如果张济真的愿意陛下东归洛阳,恐怕在朝会上就不是最后站出来说话了。”

“你们是说,张济有可能是打着东归的旗号,等朕走到弘农,张济就把朕留在弘农?”刘协早就想过这种可能,而且历史上汉献帝走到曹阳就不走了,这其中定是有道理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协知道张妍在旁边偷听,因此故意大声说话。

“陛下,不得不防啊,如果真是这样,东归洛阳就成为泡影。”皇甫嵩大声说道。

“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