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坊市实情(1 / 2)

一连闲了几天,刘协突然想到城外去走走,看看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皇帝,刘协可不想像前几任皇帝一样,足不出宫门,下达命令的依据全靠身边的太监提供。

洛阳城分为几层,最里面自然是皇城,主要包括北宫和南宫,南宫因为张让之乱损毁,目前还在维修之中。

又因为刘协放宫人的缘故,皇城之中的宫女少了许多,用不了这么多宫殿。所以南宫里面的皇室人员都搬到北宫,南宫宫殿几乎划给了官员们办公,当然,这是零时的,毕竟这是皇宫,名义上是刘协的家,可不是那些官员可以随意占用的。

自从刘协登基以来,三公九卿各府衙,刘协都经常去转悠。时不时的还会抽查点卯的情况,询问工作的进度。

所以皇城里面的一砖一瓦刘协都比较熟悉。

皇城外是内城,内城之中是朝中大臣的府邸。

这些朝中重臣,他们每天需要到德阳殿上朝,散朝之后要到府衙工作,所以,他们大多居住在府衙。

通常情况下,府衙的长官都住在府衙后面,而那些普通的官员就住在离府衙不远的地方。这种前衙后府的安排,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大汉朝很多衙门都称作府,来由就是从这里来的。

比如说司徒府,黄琬在洛阳的屋子不在内城,但是每天早上卯时,也就是六点就要上朝点卯,如果从城外的家里走到德阳殿,岂不是寅时就要出发。

所以,为了工作方便,黄琬就住在司徒府。早上卯时初起床,收拾一番,到德阳殿点卯,也不到卯时正。

当然,也有不在府衙住的,比如说董卓。董卓洛阳城外可有数十万大军,每天来来回回的处理军务都够董卓忙了,哪里还有时间住在内城。

因此,董卓每天都是乘车到德阳殿上朝,因为从城外到德阳殿这段距离,董卓可以在车上睡一觉。

内城之外,郭墙之内,是商户工匠居住的地方,俗称城郭户。

大汉朝的工匠和商户的地位很低,没有资格住在内城。但是他们的主子大多是世家大族,为了管理方便,所以就在城郭之间建设作坊,供这些工匠和商户居住。

这些城郭户的生活情况,就是刘协想知道的。

刘协不是刘宏,听听太监的胡吹就相信了的。也不是后世那些官僚,呼啦啦的一群人,摆摆姿势,照照相,听几句汇报,就能够脑袋一拍,下一个命令,就拍屁股走人。

刘协坚信一条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刘协要亲自到城郭户来调查,有时间的话,刘协还会去城外。

时至九月,正是税赋进京的时刻,京中百官,特别是那些有封地的官员,都会收到今年的收成。

今年灾情不是特别重,也算是一个丰年吧,虽然老百姓还是没饭吃,可是一点也阻挡不了世家贵族庆祝。

秋分前后,世家大户都要庆丰收,这个时候,正是商贾赚钱的时候,各种财货运抵京城,堆积在各大市场,就等那些世家来采购。

九月的阳光也不太毒,有钱,天气又好,治安也不错,京中的世家贵族免不了要出来走走,顺便看看能不能采购心宜的物品。

城中各大街道,峨冠博带,轻纱曼妙的贵人来来往往,美不胜收。

“好俊的小郎君啊。”一个世家女子从刘协身边经过,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刘协,口中称赞道。

刘协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特地换了便装,想不到却勾起了京中女人的目光。

汉代女人的地位虽然不高,但还没到那种足不出户的地步,也没有三从四德的控制,往往比较实际,也比较洒脱。

刘协今年八周岁零六个月,因为长期锻炼的原因,身高已经达到七尺,也就是一米六。长期思考问题,显得比较老成,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