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战落幕(1 / 4)

随着李阀军中的主帅秦王李世民被擒,并被东方白提着四处“示众招降”,之前一直勉力维系的李阀军心轰然崩溃,将士再无战意,在四起的火光与“缴械不杀”的呼喊声之中,要么抛下兵器投降,要么就溃散奔逃。

连最精锐的天策军重装步兵、具装甲骑都你眼望我眼,不少人茫然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面对这样阵线全面崩溃的兵败如山倒局面,利剑加脖,主帅被擒,李靖徒然一叹,示意远处的旗令官打出投降的信号。

于是连最后的此微抵抗也宣告结束。

日后名传千古的胜城关隘之城就此落下了帷幕。

这一战从秦王李世民发动五万余天策军,从川州进攻胜城关隘开始,历时二十二天,最终以少帅军的大胜告终。

少帅军精锐,五千飞云卫也伤亡了近二千将士,算是伤筋动骨了,哪怕补充新兵,没个月的训练也难以恢复完气。

楚铮带来的七千五百名联军也伤亡了近千人。

不过相对于伤亡,此战的战果更是丰硕。

秦王李世民不提,包括李靖、尉迟敬德、庞玉、长孙无忌在内的大半天策军高级将领或擒或杀,只有极少数幸运地逃了出去。

四万多天策军,连同一万最精锐的重装步兵、具装甲骑,累计伤亡近八千人,被俘的有近两万,余者四散溃逃。

除此之外缴获同样让人惊喜无限,金银财宝就不提了,鼓舞士气用的奖赏、未下发的饷银堆成小山般,而且那一万重装步兵、具装甲骑的盔甲、马匹几乎都随着筋疲力尽的兵将投降而落入少帅军手中。

对于少帅军来说,这些兵器盔甲马匹,才是最大的收获,若是要少帅军自己准备这些装备,哪怕是财力足够,以少帅军目前工匠的生产力,没两三年的时间根本想都不用想,想采购也无地儿采购去。

至于这些天策军的俘虏,几乎清一色都是壮汉,先期自然会被安排去做苦役,但事后慢慢吸纳过来融入到少帅军中,用于那些对李阀外的战斗中,也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战力。

另一个重大战果是保留了李阀的大半粮仓,数十万石的粮草能极大的缓解少帅军的粮草危机——当时祝朝歌攻下粮仓后,只是依此前的计划,放火烧了外围的其中一处粮草,让李阀大军以为粮草被烧毁而士气大减。

当然,若说最大最重要的战果,无疑是生擒了秦王李世民。

目前川州就是秦王封地,李世民被俘,天策军的大半主力尽墨,以川州余下的一万守军已不足虑,完全可以传缴而定,划入少帅军的囊中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何况秦王乃是李唐皇朝皇帝李渊的次子,向来在李阀当中有“擅兵”之称,秦王连同五万天策军的溃败,对李阀的士气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更会让唐皇李渊投鼠忌器。

反之对于各地少帅军的士气振奋作用却是巨大的,原本李阀五路大军进犯随州,给随州的压力极大,简直就像山崩地裂、泰山压顶,寇仲亲自领军来抵御其中最厉害的李世民,当中也有挫挫李阀进攻锋芒的用意在。

不过随着楚铮的回归,以及借助六花大阵可以迅速传送战力的暗招,成功实施了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诱敌”、“偷袭”计划,使得这一战的成果远远超乎了寇仲当初最乐观的估计。

经此一战,楚铮与寇仲、少帅军的名声更是响彻天下,尤其是楚铮,哪怕当初有“无敌统帅”的称谓,但晨曦岛海战毕竟中土之人都没亲眼所见,颇有些“耳听为虚”,但这一次带着七千五百精锐日夜急行军,一举偷袭击溃天策军,这样辉煌的战绩终于让天下间所有的势力不得不重视起这少帅军第一统帅来。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一战后来的几个大宗师之间的激斗,最终都没决出胜负,散人宁道奇与神雕大侠杨过交手数十招后,见李阀大势已去,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