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小丑心态 真实历史(2 / 3)

李佑的大唐 西关钛金 250 字 2021-10-23

己文化圈内有一种认同的感。不属于这个文化圈的,也就是排除在朝贡系统之外的,就视为蛮夷。

这个有点自欺欺人了,文化输出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让别人膜拜的,用朝贡来输出,成功的机会很小,但是也有机会。

所以李佑很坏,这次在上朝的时候,礼部官员在和李世民商议用什么作为这次大唐回礼的时候,有的说黄金,有的说白银,有的说水晶,或者是香水等物...但是李佑却跳了出来,十分坚定说了一个东西,就是书籍,孔颖达的书籍,于志宁的书籍,张玄素的书籍,甚至是李泰的括地志,李佑都给报了上去。

并且李佑还承诺,这些书籍由他来印刷,每样一千本,作为回礼不但可以彰显我大唐的胸怀,更是能将我中华思想都传遍万国。

这个提议一下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意,就连本来想要找茬的李泰都微微的点了点头,可以让自己编写的书本传遍整个世界,谁会不同意呢?

这一下此次准备来打秋风的国外使节全部都会傻眼,黄金白银没有了,换走的都是一些书籍,更重要的是,这些书籍没有什么用,都是一些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跟着就是一些诗词,反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事后孔颖达等人来特地来谢谢了李佑,能让自己的书籍成为回赠的国礼传播到其他国家去,这种感觉是真的好,李泰也少有的发出了命令,就是在李佑印制括地志的时候,不要用任何人打扰李佑,一切的恩怨都要等括地志印刷完成。

“三王子,这次我们来长安的任务你还记的吗?”

高句丽的三皇子名叫朱泓...说话的这位是朱泓的老师卢弘正,听到自己老师的话,一边的朱泓立即点头:“我知道的老师,我来长安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查长安到底会在什么时候攻打我高句丽,并且会有多少兵马,多少路线。

我要在长安找到同盟,一个愿意为了我们高句丽做眼线的同盟。”

“对...!”卢泓正微笑着点头:“这次我们攻陷了新罗四十多城,而且我们的王也拒绝了长安的调停,长安的皇帝十分的生气,大唐已经在准备了,而我们要先他们的准备来准备。

我相信只要我们可以团结在一起,大唐不是不可战胜的。”

这位卢泓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汉人,曾经他是营州人,因为遇到一些事情逃到了高句丽,那高句丽为什么会容下一个汉人。

这里要再次说明的是,高句丽和韩国没有多少关系,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创立者叫做朱蒙。朱蒙是中国东北第一个政权扶余国的王室成员,因为内部争斗,朱蒙决定从扶余国出走,后来在今天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建立了高句丽国。

融合在高句丽的人有多个民族,濊貊、扶余人、汉人...其中汉人不再少数,大家一定看过韩国人制作的朱蒙这部电视剧。

说白了,韩国人就是自己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而已,朱蒙是扶余人,和他们韩国人没有半毛钱关系,高句丽国被大唐给打得灭亡后,国民融入了中原,最后被汉族同化。

这个来自中国东北腹地民族建立的高句丽政权灭亡200多年后,又一个从朝鲜半岛南方崛起的王国建立了,他就是高丽国。

高丽国是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完成了朝鲜半岛中南部的统一,8世纪后期以后,新罗同其宗主国唐朝一样,陷入内乱与衰落的窘境。

9世纪末,真圣女王统治下的新罗爆发了人民起义,导致新罗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土崩瓦解。在各处的起义势力中,弓裔和甄萱两个乱世枭雄脱颖而出,最后弓裔统一了全境,建立了国家,取名高丽。

为啥取名高丽呢?

弓裔想借着高句丽的余威,呼吁人们造反起义,其实他与高句丽一点关系也没有。后来,弓裔被手下大将王建杀死,王建成为高丽王朝的国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