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五章 父女之情 李佑李衡(求订阅)(2 / 3)

李佑的大唐 西关钛金 3501 字 2021-10-15

是爱对方的,但是却不能表达,既不能用语言说出,又不能大胆地做出一个拥抱。

古代传统的父子关系,其实就是这样的。

历史上曾出现以孝治天下,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是治国的根本。

而中国古代社会又是以男人为主导的,所以父与子之间慈与孝,是维持社会运转的重中之重。

经过千百年,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当时社会,孝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也是一个人必须应尽的义务,一旦被认为忤逆不孝,就会被所有的人所不齿,被责骂为禽兽不如,甚至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舜的父亲每天都想杀死舜,但是舜仍然对他尽孝道。“亲恶我,孝方贤”,所以舜才成了圣人。

有了这样的观念,并且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父子之间就不可能平等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子女须对父母绝对恭敬顺从,子女无形之中也会对父亲产生畏惧之情,不可能成为知心的朋友。

相对与父亲的严谨角色,母亲就缓和多了。所以古诗词中有许多直接表达思念和感恩母亲之作,却没有文字表达对父亲的那种感情。

中国传统的父子之情,永远有一层隔阂,心中炽烈,却有着不能亲近的疏离感。并羞涩于咏言语表达,显得生硬而又淡漠。能感受到你爱我,我也爱你,但是这种爱只能隐藏在心底。惟有等到生离死别之际,才会不能自已地用泪水发泄出来。

所以像薛仁贵这样的古代男人,基本上不太懂得和小孩之间互动,有人一定会问,周立凯互动的还可以呀,那是因为周立凯还没有小孩,并且他的互动其实就是给酒精巧克力。

要不然他也不太会和小女孩玩耍。

“你们都走吧...就让这个小丫头跟着我...。”李佑嘻嘻一笑,要知道李佑可是从小就带自己的妹妹,对照顾小女孩还是颇有心得的。

“你可以...?”众人有些惊讶得看着李佑,毕竟李佑是皇家人,谁也不知道不他会不会带小孩,要是一怒之下将小衡儿给砍了,大家找谁说理去。

“怎么了...本王带兕子带得不好吗?”李佑微微一笑。

大家这才微微点头,确实李佑对晋阳公主那是很好的,大家这才放心,于是李佑在洪县就多了一个小尾巴...而李佑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小尾巴对他有多重要。

..........................

“你叫什么名字...?”

一块巧克力吃完,小衡儿的肚子反而更加的饿了起来,这个时候,李佑就拿出一包方便面来给小衡儿泡着吃,不过,吃泡面要先烧水。

李佑有一个小炉子,买了点酒精膏,用打火机一点就燃了起来。

看得一边的小衡儿一愣一愣的。

“你这个火镰好厉害,居然可以打出火来?”小衡儿歪着小脑袋在一边惊骇的道。

唐朝使用火镰或燧石打火,引燃火绒,然后取火。

当时火镰这样的东西都是系在腰带上随身携带的。

有人一定会问火折子呢...据说呀...这个是据说,火折子是在南北朝时期才被发明出来的。火折子的发明者是一群不知名的宫女。在南北时期,战争不断,那时候军队的人每天吃不饱,物资也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每天只能吃生食冷饭,几个宫女就发明了当时的火柴。

后来古代人才普遍使用上了火折子。

唐朝的火折子,在民间它叫枚子纸,很粗糙,土黄色。它的制造原料应该不外乎树叶,枝,皮,草,竹子,芦苇和庄稼桔杆了。

至于里面放有何种化学燃料,咱不好说。

我只知道这种纸很粗,多孔,但很柔。人们把它折叠多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