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陛下造福船吧!(2 / 4)

儿子,是皇帝的筹码之一,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只要有,就是后继有人。

没有儿子,连铁杆皇党,都得掂量下,自己誓死支持皇帝,锐意革新,最后究竟会落得什么下场。

所以朱祁钰只住泰安宫。

皇宫?

爱特么谁住谁住,只要他敢。

反正朱祁钰不住。

大明的皇宫和大宋的皇宫,一个吊样,也不安生。

朱棣刚迁都,三大殿就被烧了俩,明武宗的时候,甚至连乾清宫都被人给点了,说是爆竹引发的失火。

朱祁钰示意兴安拧亮点轻油灯,看着胡濙拿来的陈条和书籍。

他放下了新旧唐书,满是感慨的说道:“还真是自古以来啊。”

突厥人的西进,可不是也先带着瓦剌人,趁着大皇帝南下,好以整暇的组织兵力,有序西进。

也先是去西域称王称霸的,是奔着金帐汗国的可汗位去的。

而突厥人,是被大唐打跑的。

主要部族有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

突骑施汗国就是从唐玄宗手中,拿下碎叶城重镇的那个汗国。

突厥人跑的太远了,也追不上,大唐索性就册封他们的汗国。

昭武九姓是这么来的。

忽鲁谟斯,就是乌古斯,一个发音,表示箭簇的意思。

九姓乌古斯原来住在伊犁河附近,大唐来了,他们只能走。

“所以说他们那边真的有跺跺脚就流油的地方啊…石油,煤石中泻出,潜积于地隙,渐而为池,偶为凿者洞之,遂上达如泉涌。”朱祁钰读完了这段文字。

凿个洞,石油就能跟井喷一样。

大明就一个延长县,还得凿三十丈深,一年捞八百斤轻油。

美利坚的第一口石油井,只有22米深,和普通的水井差不了太多。

胡濙又拿出一堆的书放在桌上说道:“陛下,旧港宣慰司也有石油,是一个低洼处,也是和这个类似,凿者洞之,上达如泉涌。”

“这是陈良绍所着的《遐观集》,匡愚所着的《华夷胜览》,这是马欢所着的《瀛涯胜览》,这是费信所着的《星槎胜览》,这是巩珍所着的《西洋番国志》。”

胡濙排出了五本书,表示自己并非空口白牙在胡说。

他很贴心的把这些书翻到了他要指的地方。

陈良绍和匡愚,是郑和下西洋的随行医生,他们都在书中描写了爪哇国当地百姓使用沥青和重油治疗疥癣。

马欢,郑和船队第三次、第四次、第七次随船的通事,也就是翻译。

费信,大明远洋舰队的通事教谕,主要负责翻译,和记录人文。

巩珍,是总制之幕,就是郑和本人的秘书。

“这五人现在还在吗?”朱祁钰看着手中的这五本书,都是手抄本,显然是没有大范围刊印的书,都是孤本。

胡濙搞这些书,费了不少力气。

而且上面有些字句,都有修改,显然是经过了胡濙的考究。

胡濙满是可惜的说道:“只有马欢还活着,其余人都年事已高逝世了。”

“臣和陈良绍、匡愚这两位医倌有旧,所以他们离世之后,其着书被臣得到了。”

“马欢这本是景泰二年写成,来到京师寻找刊印,始终不得其门,我就暂时收下了。”

显然这五本书,并未在古今通集库中收录,因为这些书多数都是在宣德年间到正统年间着成。

在兴文匽武和抑制海贸的大趋势下,这种书,显然是违禁的书,是不能刊印的。

朱祁镇在正统九年,曾经让福州同知郭琰提领八府,制一百二十条海船,朱祁镇本人是想要南下西洋的,毕竟内帑日益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