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河关保卫战(四)(2 / 3)

汉并天下 东仙轩辕 3202 字 2021-09-13

骑阵之中号角齐鸣,两万余参狼羌部铁骑随即发出震天呼号。

羌胡大军象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澎湃,铺天盖地,挟带着满天的烟尘和风雷,一路呼号咆哮而来,声势惊人。

西南行军总管、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立即命令大军准备迎战,眼见参狼羌部铁骑直冲左翼益州兵马,便对五军营下令,命令飞羽部和和战车部随时支援左翼。

“擂鼓……”

“命令盾牌兵做好掩护。飞羽部、战车部准备射击。”

随着营平侯赵充国一道道的号令传下去,战鼓兵,令旗兵,传令兵像翻飞的蝴蝶一样忙碌起来。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战马奔腾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营平侯赵充国为了迎战羌族联军,早在南下之前就准备了许多对阵铁骑大军的兵备。

此时汉军方阵之前,无数巨型盾和巨型长矛依次列于阵前,它们就象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张牙舞爪,气焰嚣张,连正眼都不看一下越来越近的敌人。

汉军三个品字形阵势就象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武士,正昂首挺胸站在战场上,准备舞动双拳,奋勇前进。

在汉军方阵中,各部都大量配备了强弓。

强弓就是角弓,包括虎贲弓、角端弓等不同的双曲反弯复合弓,所谓的双曲反弯复合弓就是指弓体是由若干部分合成的,采用了性质不同的多种材料,如木和竹、动物的肌腱(筋)和角以及胶和漆等等。因为弓臂中衬垫了动物的角和筋,所以这种弓的强度和韧性非常好,射程最远可达三百多步。普通的强弓拉力一般都在两百斤左右(相当于现在五十公斤的力气),射程大约二百步(大约两百八十米),杀伤力非常惊人。它的缺点就是它属于硬弓,拉满之后必须立即发射,很难持久瞄准,命中率较低。

汉军强弓的配置一般都有规定,不允许超过上限。因为强弓的使用,有许多麻烦事。首先它要特定工具才能使用。由于张弓吃力,士卒们在挽弓时需要戴扳指,将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制作的指套,以防止损伤手指。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它需要配备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强弓的挽力极大,弓弦损耗也大。由于射击对象的不同,箭杆、箭镞的尺寸、形状、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种各样的箭枝必须专门制造。所以使用一张强弓,它的保养和配套耗费较大,大汉帝国为了节省军资,仅仅在边军和北军军队中配备。

但是此番,营平侯赵充国利用征讨羌族叛军的机会,从长安和洛阳的武库中调用了一万二千五百张强弓,五万七千条弓弦,各类箭枝八十五万。再加上五军营装备的强弓、弩炮,此时汉军主力的远程战力异常强悍。

营平侯赵充国目测了一下双方的距离,然后对身边的令旗兵做了个手势。

现在战场上的轰鸣声之大,不要说面对面讲话,就是战鼓声都被淹没在了战马奔腾的蹄声里。

益州郡国兵的领军校尉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后方的中军令旗。他们的视线被高大的巨型盾阻碍了,将士们除了感觉到地面的抖动,充斥双耳的巨大轰鸣声以外,对敌军的动向一无所知。战场的动态完全靠中军令旗的变化来揣测。

益州郡领军校尉看到中军令旗变换了颜色,立即冲着身边的令旗兵大喊大叫起来。几个令旗兵在方阵内奋力地摇动着准备射击的号旗。

方阵内,两千弓箭兵举起了手上的强弓。

双方相距一百五十步。

营平侯赵充国举臂狂呼:“放……放……”

阵前阵后,上千面令旗在空中摇曳。

汉军十几个方阵,两万四千名弓箭手、一百多辆弩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弓发箭。

霎时之间,矢如雨注,箭若飞蝗,天空为之一暗。

羌胡骑兵飞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