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章 谁活拧了(2 / 3)

去,“那就去呗!”

吃完饭,再让燕玲一个人忙活就说不过去了,大伙儿一起在厨房刷碗收拾。

杨晓则是自己跑到屋里打电话,打的还是国际长途。

“妈,老师都开始家访了,说下学期文理分班的事儿,挺重要的,你们回来一个呗?”

……

“那算了,忙你们的吧!”

挂了电话,杨晓有点失落。

其实,别看晓儿姐平时大大方方,满不在乎的样子。看上去,钱管够,要啥给啥,而且身边还没人管着的日子,似乎挺美。

可是,谁也不知道,杨晓其实挺希望父母在身边的。

这也是她放假都不回哈市的原因。

在这儿,还有齐磊他们陪着,可回了哈市,那么大一栋房子,就她自己。

……

——————

对于文理分班的事儿,齐磊其实觉得没必要家访。

他是肯定学文的,虽然齐磊理科也还行,但是,分了文理班之后,他反而能轻松一点。

毕竟,政治、地理、历史对他来说,主观理解性的东西偏多,还挺容易的。

吴宁将来肯定往财会方面去发展,所以也是学文。

唐奕肯定学理,有京城理工的约定等着呢!

而杨晓,她哪个都行,还在考虑考个艺术类的院校,很大几率继续在文科班呆。

可是,齐磊还是想简单了。

四个人中,也就他和唐奕基本不用动,吴宁和杨晓的,他是想错了。

刘卓富家访也正是这个目的。

首先是杨晓。

下学期二中会开一个特长班,主要收体育生和艺术生,减少一部分文化课的比例,让特长生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专业训练。

算是一种尝试,对杨晓来说,再适合不过。

而吴宁……

刘卓富给吴连山的建议是,“让吴宁学理。”

最开始大伙还不太明白,财会专业一般都学文,当然,一些理科院校也有财会,可是大多不出名,不算好院系。

为什么让吴宁学理呢?

对此,刘卓富是这么解释的,“之前和吴宁了解过,你们想高中毕业就把他送出国去?”

吴连山和和董秀华点了点头。

而老卓富继续道“这事儿我还特意和章校长沟通过。”

“你们也知道,章校长原本在哈三中,出国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所以这方面的经验要比二中所有的老师都丰富得多。”

“章校长的意思是,如果出国,而且吴宁的成绩也是优异的,想走一个知名大学的话,最好是学理。”

“因为国外学校很注重国内申请生的理科成绩。”

……

这是国外的人才引进方向,什么学会计的、学法律的,学商业的,这在国外都不算人才,一抓一大把,招你来干什么?

反而是搞研究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这些,人家很愿意培养。

培养好了,毕业扔出一个高福利、高年薪的岗位,多半就回不去了。

“一些名校也不是不招国内的文科生,但是无一例外,都要看理科成绩。”

“所以,章校长的意见是,如果吴宁瞄准的是国外名校,比如米国的常青藤院校,那就学理,把握更大一点。”

“……”

“……”

“……”

好吧,这话听的几个爹妈有点懵。

为什么懵呢?

因为,压根儿就没想过什么名校。

还特么常青藤名校!?齐国君都不知道常青藤是个啥玩意。

至于吴连山和董秀华,这俩口子做梦也没想过把吴宁送进常青藤名校啊!

原本只是打算让吴宁找个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