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以身殉国有必要吗?(2 / 2)

这也是宋牧倚重李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满打满算,长安城能凑起来的兵力不足十万,这还是加上从周边府县有可能抽调的府兵估计的最大兵力。

就算是十万兵力,听着挺多,可是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

兵员素质不一,来源不已,战斗力良莠不齐,士气更是不一,这真的打起仗来光是指挥调度就是个大问题。

到时候北边正在血战,南边的却打开城门引敌军投降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而且宁国公林如海如果真的败了,郭凌川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有资格统率这么多兵。

就算有那个本事,也需要有那个威望和资历才成啊。

郭凌川越想越沮丧,如果那个唐侯真的挥军南下,秦军朝堂好像还真没有多少好办法了。

李旭脸上一脸严肃,却在悄悄观察郭凌川,看他一会凝重,一会蹙眉,一会又有些沮丧,感觉实在有趣。

他其实很想知道这些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忠君信条熏陶的封建时代的文臣武将们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

是誓死不降,死战到底还是意思意思,顺应大势?

郭凌川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他当过文官,也在军中待过,头脑清晰,见识不凡,现在又知道了这么多“绝密内幕”,李旭很好奇他的反应和表现。

两人都不说话,房间里的气氛一时很凝重。

良久,郭凌川才抬起头来看着李旭,带着探寻的目光道“将军今日将这等绝密之事告诉我,想必是有深切用意的。还请将军明示!”

李旭摇头道“宋相信重于我,我也只能尽力回报。与你说起,一来是心中苦闷,想要寻个人商量。二来也是因为相信你,跟你说说兴许还有其他的收获。只是这几日一直在想,若是这个唐侯实力真的强横无比,大秦难以匹敌。其人又有能够一统天下的魄力和决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以身殉国还是说抛开一国一家的荣辱,顺应大势来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以身殉国倒也简单,这也是做臣子的本分,可是一想到自己死了倒是简单,可是家人亲人又如何活下去?会不会遭人欺凌?再退一步想,就算我等以身殉国了,那国最终还是灭了,那这殉国又有什么意义?恐怕以后连一个祭祀香火的人都没有了。”

李旭说着,郭凌川听着初开始表情是有些惊讶,似乎没想到这位小将军竟然这么直白。

但是听着听着就有了代入感,想到了自己以及老娘,脸上就露出了沉思的表情来。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