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九章 九千岁的春天(2 / 3)

民兵对待,也就是今年不用交各种税,但按照民兵的地租标准交租,同样也是实物地租,这样实际上就不可能种棉花了,民兵的地租不收棉花。

为了便于对他们进行管理,由昭义市派出太监连同苏州织造府共同管理这些田产。

实际上仍然是准民兵化。

但因为有一年的缓期,所以士绅们虽然有些忍不下去,终究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暴脾气。

主要是皇帝明显已经看到他们的愤怒。

已经在犹豫。

而他们也的确开始向九千岁示好,包括浙江巡抚在杭州迅速给几千岁建起了第一座生祠,顾秉谦也在不断游说九千岁,这一次朝中阉党,新旧东林党,更是罕见地一致上奏反对这几家民兵化。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民兵化过程中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使得地方士绅不安,刁民多以此欺凌缙绅,比如民兵就经常武装抢水源之类。

总之就是明确告诉天启,这件事不能再继续了。

已经士绅不安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而这期间河间侯保持沉默,毕竟他不沉默也没用,朝中又没人帮他,他作为一个孤家寡人,这种时候还说什么,他一开口整个朝廷都围攻,既然这样索性闭上嘴吧。倒是因为害怕刺激他,他上奏的京城警察制改革,在朝廷得到了顺利地通过,毕竟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完不值一提,杨信能对民兵化这件事保持沉默已经可以了,如果连警察制改革也阻拦,很容易让他发飙的。

所以警察制得到通过。

废除原本的五城兵马司,在京城设立警察总局,原本文官想把这个职位变成文职的,但九千岁要以内官掌管,正在捋他毛的文臣最终还是忍了,警察局类比内官各局设立掌印太监一员。五城设立五个分局,各设管理太监一员,各坊分别设立派出所,以内侍为所长,至于下属人员就是雇佣了,实际上就是原本五城兵马司的那些。

增加的只是巡捕。

这个由原本巡捕营那些改编。

最终就是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在城内人员合并,原本分别负责白天和夜晚的,变成无论昼夜都是警察局的。

这样就不会互相推卸责任了。

而总局设立骑警队和防暴队,从亲军卫军户中雇佣,仿照援朝军训练,前者五百人后者两千人,这样实际上就相当于内官掌控京城,九千岁手中的实力大幅增强,至少在京城已经可以肆意横行了。但文官们还是保持沉默,毕竟这种时候他们得依靠九千岁,只有九千岁能拉住杨信,而且出了弑君案,皇帝陛下肯定要加强对京城的控制。

至于以后……

以后再说以后吧,实际上现在很多忠臣义士都萎靡不振了。

毕竟他们对未来也很茫然,至少目前看,他们真得没有战胜阉党希望,甚至这些天不少实在心灰意冷地都选择了辞职。

比如魏大中就辞职了。

而黄尊素和方逢年虽然没有卷入谋逆,但也同样被革职,黄尊素还直接被削籍也就是永远不能再做官了,至少目前来看,大明持续这些年的阉党与清流恶斗似乎阉党已经可以宣布胜利了。就连首辅叶向高也提出辞职,只不过九千岁还假惺惺挽留中,但他滚蛋也是时间问题,而他滚蛋后朱国祯这个一直并肩战斗的肯定也辞职走人。

孙承宗这个首辅已经不远了。

另外作为对南方人的示好,九千岁已经准备让徐光启入阁,另外还引入他的亲信黄立极,以此维持内阁的五人,这个也是北直隶人,这样新的内阁就是三个北方人两个南方人,其中还有一个南方人是正牌阉党。

但无论怎样,大明朝廷的主导权,已经完落入北方人手中。

而在这些纷纷扰扰中,河间侯继续沉默中,在上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