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野狼谷(1 / 5)

消失的马帮 华夫子 5889 字 2021-03-17

李彀何许人也?年纪轻轻有何能耐撑得起马帮扛把子之位,那当然不是空图虚名。自幼十四岁随父走西口,前往西羌、葛聃、吐蕃,途中受到父亲即其他叔叔们的言传身教,一双眼总算阅人无数。他们以雍州粮食、布匹、生活日用品换取西羌葛聃人的马匹、牛羊牲畜。以及吐蕃的瓜果桃梨,葡萄蜜枣,玉石玛瑙等等回到榆树沟。往返耗时月余,带回货物,街市上供不应求。

有志不在年高,随父餐风露宿,饱受沿途饥肠辘辘熏陶。练就一身战恶狼,斗匪徒,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过硬本领。生意场上,知人识货,只赢不亏。哄抬价格,以假乱真,在李彀面前休想蒙混过关。特殊环境下的极地生存本领,李彀也并非与生俱来。枪法之所以能百步穿杨,是因为在一次次实战中练就而成。刀法,出手稳准狠,速度之快,迅雷不及掩耳,并非天生造就,而是日积月累地举一反三苦练的结果。兄弟几个之所以心悦诚服称他为大哥,不但是因为他本领超群,还有他的人品大度,从不计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所以,榆树沟人送他外号“主意罐”。

老二缑鞲鞴,枪法与李彀不分上下,百发百中没得说。绝活便是练得一手飞刀,打你眼睛绝对不会打你鼻梁骨。祖传耍飞刀,堪称缑家独门绝技。在榆树沟,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说缑鞲鞴出神入化地飞刀怎样练得炉火纯青,那还得从没有猎枪时候说起。那飞奔的野兔野鸡,见人就跑的獐和狍,还有野狼野猪等等,都是练就飞刀的活靶子。为此,缑鞲鞴不知道丢了多少把飞刀。在榆树沟,他得一外号“死不丢。”意在被缑鞲鞴飞刀扎中的动物死了,飞刀也不会丢失。

老三毁虺尽,枪法也算了得,一手单刀劈砍剐戮,寒光凛冽。似行云流水,初无定责。不过,这还不能算是他的绝活。因为能使单刀克敌制胜的榆树沟马帮,人人都会四五十招。攀爬悬崖峭壁,似猿身轻如燕,算是他的独门绝技。别人炕上睡觉,他却树枝树丫过宿。数九寒冬,他以树筑巢,拱进牦牛皮缩成的睡袋,任凭霜打雪夺,悠然自得。正是他与众不同习惯,避免李彀带领的马帮,多次奇迹般战胜强盗、土匪一次次袭扰。因为谁也想不到,马帮会有人躲在树枝丫上放哨。在榆树沟人称外号“鸟上巢。”

老四谷卉麾,喜欢短枪,一双盒子炮左右开弓。枪枪嘣头不算是绝活,榆树沟会使枪的人多如牛毛。飞镖、毒针、散发迷药毒气才是谷卉麾的传家宝。沿途遭遇贼人,若是提前发现,不费一枪一弹,不知不觉将对方迷倒捆个结结实实,直到醒来后缺膝求饶。小爷不打不骂,只需竹管捅破你窗户纸,轻轻一吹,屋内十个八个壮汉,束手就擒。不用说是人,哪怕豺狼虎豹,谷卉麾不费吹灰之力定将它放倒。用他的话说动枪动炮算个球,不声不响送你上西天才为高。以毒攻毒,再强大的敌人在他面前,犹如脚下的毛毛虫。所以,榆树沟人尽皆知他的外号“毒无霸。”

老五萧篁竹,和谷卉麾一样喜欢短枪,但比短枪更能使他如虎添翼地,还是从不离身的背篓里面装地那些铁疙瘩。你可别小瞧铁疙瘩,只要点着火扔到狼群里,“嘣”一声巨响,狼嚎成遍。从铁疙瘩分散出来的铁刺,雨点般向外喷射,直刺野狼肉体。四五十头狼群,十个八个铁疙瘩足够消灭殆尽。还有比这更厉害的就是,萧篁竹继承家父手艺,造枪造火药,造烟花炮仗在榆树沟独树一帜。因此,在榆树沟,你只要提到“马蜂窝”,家喻户晓。那是因为人们根据他们家造出来的铁疙瘩,无论炸在什么地方千疮百孔,形似马蜂窝。

组成马帮的兄弟五个,可以说是子承父业。从小玩到大的李彀等人,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马帮队伍。成年累月活跃在雍州、西羌、吐蕃三地,的确给人们带来些许方便。只是几代人已经过去,马帮的交通工具始终未变。除了马匹就是骆驼,虽然马帮所到之处,也曾偶尔见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