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7章(1 / 1)

“我认为不只是铁峰和安吉拉的嫌疑不能完全排除,就连宋刚也未必完全没有作案可能。他的确离开了包厢,但谁又敢保证他没有偷偷折返?这些人中就他一个有不在场证明,但证明也是可以制造的。当时因为停电,包厢内一片混乱。谁进去谁出来,大家都不知道。”

“照你这么说,那八个人都有作案可能了?”方然问。

“的确是这样。”

“我认为你故意夸大了极小概率的事件。”

“在办案中,但凡有一丁点可能性,都不能排除。”这就是刑侦人员的严谨性。

老刘接着分析,“在问到这些人中,谁与珠珠有嫌隙,今晚上是否发生了什么不快时,那八个人回答一致,全部说没有。可如果都没有,那珠珠身上那把水果刀到底怎么来的?是谁在说谎?又为什么要说谎?”

郑航这个时候又说话了,“会不会是盛威做的?他们家那么有钱,闹出事后收买了所有人,让他们别把事情说出去。我甚至怀疑停电都是他们自己干的,故意演出这一出,为的就是不让我们找出真相。他们也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反正疑罪从无,只要他们都不招认,又不知道真凶是谁的情况下,只能将他们都放了。”

郑航以前看推理小说的时候,就看到过类似的操作,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这只是你的揣测,没有任何根据。”老刘提醒他。

这也是新人常犯的毛病,他们总是会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生搬硬套,想当然地认为事情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一个刑侦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证据。就连平时的推理,也要基于有事实佐证的情况下。

如果违背了这一点,由着自己开脑洞,那是很容易被带入误区的,也容易冤枉好人、放过真凶。

“其他人还有补充的吗?”颜白又问。

秦适刚才没有参与讨论,但一直在草纸上厘清各人物关系,还有目前掌握的有价值的证词。

“颜队,我有一个看法,我认为这八个人的证词全部都不能信。”

其他人都很惊讶,室内也安静下来了。

颜白却翘起了嘴角,“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他们给的信息太少,而且都是一些看似有用其实深思起来不会起到太大作用的东西。”

“秦适,我插一句嘴啊。你要考虑一下当时的情况,停电呢,大家都在想着电赶快来,根本就顾不上别人在干什么。你一句我一句,可能连当时自己说了什么话都忘了,怎么跟我们说?”

一位姓王的刑侦人员说道。

“说对了!”秦适忽然道,“你一句我一句,就是这个。停电会让人感到不安,这个时候大多人都会通过与身旁人说话来缓解这种不安,甚至几个人还会凑到一块去,这是人下意识的反应。就算他们哪一个不记得说了些什么,也不会所有人都不记得。那么他们为什么对于这一块都很少提及,一带而过?会不会是怕多说多错?”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