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通情达理(1 / 2)

李瑞犹豫一瞬,他说道:“叫吧。”

“嫂子这边……”

李瑞解释道:“不用担心,珊珊不会因为这些生气的。”

谢文兵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简单约定了时间场所。结束通话之后,李瑞拨通了冯珊珊的电话,表明今天晚上要跟朋友在饭店吃饭。

一位在事业上大有成就的男人,总是避免不了那些酒桌上的应酬。

曾经有一位超级大佬说,成功男人的酒局,都是欺骗。但事实上在没有真真正正的获得成绩之前,饭桌上的吃喝,确实是维系交往人脉的最好方法。

冯珊珊也料想到,伴随着李瑞的事业不断前进,也许会屡屡在外面喝酒社交。

事先有过心理准备的她,并没有准备出言劝解,即便是李瑞说了顾晓萌也会参加。

顾晓萌是李瑞事业上的重要合伙人之一,共同参加酒局应酬再寻常不过。即便内心有一些疙瘩,可冯珊珊还是会理智答应。

她信任李瑞不会在外面做哪些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在二人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更应当加深对双方的信任程度。

征求了冯珊珊的允可之后,李瑞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事实上,他真的担心冯珊珊妒忌心态重,不愿意让他跟顾晓萌共进饭局呢。

如此的话,日后见到顾晓萌的时候那可太不好意思了。

冯珊珊说道:“早一点回家,我等你。”

“嗯呢。”

结束通话之后,李瑞驾车往着谢文兵预定的酒店驶去。

那家酒店的规模并不算大,可在京州还算有些声望,拿手菜是北京烤鸭。

早在南北朝时《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这些皆为今日烤鸭之前身。

背景的烤鸭店,一说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一说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那时经营的是南京传来的焖炉烤制法,故称南炉鸭。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即老便宜坊烤鸭店。现在前门外鲜鱼口便宜坊烤鸭店开业于清咸丰五年。

后来居上,影响很大。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由于经营有方,力求创新,很快名噪京华,并传及海外。创业者河北蓟县杨全仁,把焖炉改为挂炉,独辟蹊径为博采众长,故极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时期,全聚德改名为“北京烤鸭店”,便宜坊改名为“新鲁餐厅”。粉碎“四人帮”后,复名。

此外,这家店铺还有二月红的白酒、十三香酥脆、稻花糕等小吃,许多京州人宴请宾客的时候都会选择这里。

李瑞赶到这里的时候,酒店已然爆满,辛亏酒店老板之前跟谢文兵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事先预定了个餐桌,方才得以预定。

好久不见,谢文兵像似晒黑了很多,也略微消瘦了些。但是从目光来看,像似比之前更加有精气神了。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许之后,当然看起来会愈发神气,这很寻常。

反而是顾晓萌,面容有些颓唐,除此之外还有几分憋闹。看到李瑞的时候,只是问候一声,并没有过多说些什么。

从上次冯珊珊在茶叶铺“大闹一场”之后,李瑞基本上就不怎么去茶叶铺了,乃至于顾晓萌总认为自己像是一个被舍弃,无人问津的幽妇一般。

事实上,李瑞是想出言宽慰她一番的,但却也不知应当如何开口。辛亏有谢文兵在那里打着圆场,主题不一会儿就被转移到了包集镇的建设上。

依照谢文兵所言,此前的勘察工作已然到了收尾阶段,钻井工程队第二天就会进镇。

就算这样,没有三两个月,也很难结束基本的工程。

况且此时是深冬季节,施工起来并不如春夏秋天那般便利。

使人欣喜的是,李瑞之前种下的那些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