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1 / 2)

陈曦笑的依旧温和纯良,乖乖在讲台上等着下面教授、老师的出题。她表现出来的从容气度,让一众参与公开课的师生、领导都暗暗赞赏。

大部分老师、教授题出的都中规中矩,属于机械系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范畴。也有几个老师、教授弄了些生僻的知识点考陈曦,不过对方应该也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只是想看看陈曦知识面的掌握情况。

轮到那位提议现场考教的教授时,他却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既然陶教授擅长的是发动机方向的研究,陈曦又是陶教授非常看好的后辈。而且在陶教授讲公开课的时候……我看她对发动机方向似乎也有不少了解。”

听他如此说陶教授就知道这是有意要为难陈曦了,立刻开口回击“我的公开课讲的是与发动机发展史有关的内容,我想大家都明白这里面的难易程度。

您就不用‘夸’了,别弄什么‘超纲’的内容来考教陈曦就行。不然……陈曦这回的问答就不是本科生结业考试,而是针对研究生的结业考试了。”

严教授没应陶教授的话,而是对陈曦说道“想必陶教授应该跟你提过涡喷6发动机,难的考点我也不问,就是考考你……在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多次发生的一等飞行事故中,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闻言陶教授眉头紧蹙,连一旁的孙老教授也跟着沉下了脸。

对于出现在一九七一和七二年涡喷6发动机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相关的业内人士都了解大致情况。只是陈曦到现在为止表现出来的与机械有关的知识,都涉及的不深。

陶教授和孙老都觉得,陈曦可能对这些更深层的东西还没什么了解。

可严教授的问题难就难在知道的人很容易解答,你又不能说人家‘超纲’,毕竟他问的是‘涡喷6发动机出现了什么问题’,人家又没让陈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知道就很容易答出来,关键在于不知道……那就只能蒙答案了。

问完这个问题后,严教授还很善解人意的提点道“不知道没关系,你可以猜猜,分析分析……”

斯文如陶教授,都想挽袖子跟他轮拳头,这是能猜猜就能猜出来的!要是真那么容易,许多问题就不至于困扰他们这些研究人员了,大家一起玩儿猜猜猜好了!

陈曦笑了笑,机械类的东西想为难住她,这可不是一般的有、难、度!

截止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用于军用航空的发动机实际上只有三个型号涡喷6、涡喷7和涡喷8。

其中涡喷6是为了大量的歼6战机而生产,仿制的是苏制p9喷气发动机。而涡喷7是为了装备少量歼7、歼8机,仿制的苏制p11300发动机。涡喷8是装备我军轰6机,仿制苏联p23的发动机。

这三种发动机,是当时国产飞机的心脏,如果没有这三种发动机,我国的空军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然而这三种技术最成熟、生产数量最大的发动机,在八十年代以前,因为技术设计和质量问题导致了大量的飞行事故。尽管我们的研究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但技术上的难题想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

后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专业媒体,就此发表过一些研究类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我国空军在建国前三十年面临的战机飞行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缺乏质量合格的发动机!

陈曦当时看到那些报道的时候还曾经感慨过,要是真如一些小说里说的那样,像她这种在业内首屈一指的人物能带着后世的技术重生过去,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多牺牲了。

或许是某种力量跟她开了个玩笑,应其所愿让她重生了。只不过晚了一些年头,这时候发动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许多。

陈曦记得她在组织的资料库里,曾经看到过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航空部门的质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