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公共信任资本(1 / 2)

陈曦和穆朝阳都是通透的人,李邵宇也不笨,自然不会真以为日理万机的王市长,找穆朝阳就是单纯为了吃饭。想必之前那句‘没什么重要事情’中的‘事情’才是对方来共进晚餐的重点。

从王市长谈话的态度不难看出,他对与陈曦和李邵宇一起共进晚餐并不排斥。因此陈曦和李邵宇也没找借口回避,一行五人这才跟着服务员进了包间。

既然知道吃饭就是个借口,陈曦和李邵宇都是陪同,索性两人推拒了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等着穆朝阳和王市长安排。

穆朝阳借口对市宾馆菜色不熟,将点菜的事情交给了王市长。

王市长也没谦让,只告诉服务员看着上菜就好,显然他对这里非常熟悉。

后厨的动作很快,没花多长时间就弄了八盘菜。

随着包间房门彻底关了,再没人进出打扰,王市长东拉西扯的话题也转向这次有针对性的打假行动。

虽然穆朝阳给了王市长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但具体执行还是王市长在做。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度的问题。

陈曦虽然经历了后世知道许多事情的走向、利弊,能帮忙提出些好的建议,可她并不是万能的。她猜到了王市长找穆朝阳极有可能与这次‘打假’有关,却没想到后续的问题会这么大。

目前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少东西连个能参照的处罚条例都没有。参与打假的高层都觉得,一些会造成大危害的假冒伪劣商品追根溯源彻底消灭很有必要;但是那些短时间不会造成大危害的东西,就很难得到重视。

甚至多数人都认为,有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存在与否对社会和个人都没什么大影响。反而是费时费力的去追查,给大家造成了不少麻烦。

陈曦皱眉听着王市长的话,这些论调并不代表王市长的观点,而是在近两天的打假中遇到的情况。

王市长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列出了四十多种近期查出的问题产品。其中有一部分是产品本身质量下降,导致成为不合格产品;而另一部分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在假冒伪劣产品中,王市长重点圈出的就是电热毯。因为只有假冒伪劣的电热毯会导致触电、失火等情况,剩下的假冒伪劣产品临时成立的调查组人员认为其伤害程度不大,并不建议耗时耗力追查源头。

特别是其中有些用食用色素加盐勾兑的酱油,他们竟然认为这东西吃不出什么大问题,价格便宜好买,反而得到了一些百姓的认可。如果硬是追查源头、禁止售卖这种勾兑酱油,到时候老百姓买不到便宜酱油反而会有意见。

穆朝阳只听着王市长叙述并未急着发表意见,反而是被伪劣电热毯牵连的李邵宇,还觉得那些工作人员想的挺有道里。只要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这种假酱油买就买吧,也没什么大问题。

陈曦的眉头则是越皱越紧,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为至少要等到九年后,食品法才会颁布。

眼下别说民众无视了食品安全,就连‘打假工作组’的成员都觉得这些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王市长跟穆朝阳他们说这些,显然并不赞同下面工作人员的看法。

穆朝阳明白王市长的顾虑,打假抓了‘电热毯’这个典型,避免了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足够让所有人满意。其他不能重要的假货,或是处罚或是批评教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如果王市长现在一意孤行深挖、细纠所有伪劣假冒、不合格产品,那后续工作可能就不会得到下面的积极响应,极有可能还会遭至工作人员和民众的不理解和反对。

王市长最后给自己的一番话做了总结,便等着听取穆朝阳的意见。

穆朝阳将目光转向陈曦,他现在脑中很乱,所以想听听陈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