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无老板和没经理(1 / 2)

五点多刚好是下班的高峰期,路上行人立刻就增多了,陈曦终于见识到什么叫‘自行车洪流’。

穆朝阳带着她避开主路,慢悠悠的往那条小吃街走。

尽管陈曦心里已经有所准备,可看到那条小吃街的时候,还是有种说不出的失望。其实她也知道自己不该用后世的眼光去衡量这个年代,对穆朝阳他们来说,这条小吃街已经足够繁华。

可在陈曦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条北方的小吃街,甚至还没有她小学时后门窄巷子里聚集的小摊贩多。没有烧烤、没有麻辣烫、没有火锅、没有各种各样或地道或改了味道的小吃,更看不见那些嘻嘻哈哈喝着啤酒聊着天的人。

穆朝阳看她又站在街口发呆,轻扯了下陈曦衣袖“我们先走一圈儿看看,再决定吃什么,好不好?”

陈曦有些木然的点了点头,跟着穆朝阳往小吃街里面走。

说是小吃街,买的东西其实很简单。除了几家小饭馆借着地利有些炒菜之外,多是些烤的地瓜、土豆,也有凉糕、豆面卷子,炒板栗等等。

穆朝阳看见有对年轻的情侣‘低调’勾着小手指,也悄悄握住了陈曦的手,拉着在小吃街的人群里穿梭。

陈曦无所谓,过些年情侣们搂脖抱腰都太正常了。能无视群众眼光的,在公开场合啃两口都是常态;太激动的做点儿啥有伤风化的事情,也不算稀奇。

最终两人寻了处看着还算干净的小吃部。开店的是对中年夫妻,男人在店外支了个大大的平底锅,里面滋滋啦啦的煎着些豆腐和切成条的土豆。

说是煎,其实底油放的很少,至多不会烧糊。土豆一毛钱一份儿,豆腐则要两毛,然后在上面浇一勺卤汁配着吃。

女人多数时候在收拾东西,擦擦桌子、洗洗用过的碗碟,偶尔有人点卤味,她就会从放置的玻璃柜台中挑选客人要的东西。都是用巴掌大的那种小碟子装起来,最贵的一份也不过几毛钱。

穆朝阳两人来的早,店铺屋里只坐了一桌喝酒的客人,外面散放着的矮桌矮凳也只坐了几个年轻人。

老板娘热情又很有眼色,看见陈曦和穆朝阳一直牵着的手,便笑着将两人引到了那口平底煎锅的侧面。

这里堆几个大小不一的箱子,又有老板高大身影的遮挡,一般人不特意伸着脖子往里张望,很难看到坐在矮凳上的人。

穆朝阳对这里十分满意,多点了两三样小碟卤菜。

东西差不多上齐了,穆朝阳才小声问陈曦“我知道这时候的小吃街没办法跟以后相比,不过这家的味道听说还不错,你尝尝看……顺便给我说说,你们那时候有什么特色的小吃。”

陈曦用筷子拈起一块煎豆腐放在嘴里,细细品味了下缓缓说道“在我没去国外之前,沈城就有不少小吃了。烧烤你知道吗?”

穆朝阳微微点头“我知道新疆的烤羊肉串,也吃过……不过,个人吃不惯那味道。”

陈曦解释道“以后咱们这边会遍地烧烤,这种烧烤和新疆的烧烤不太一样。

有的是用猪、牛身上的肉串的肉串,有的是各种蔬菜、海鲜,其它的动物,还有豆制品、面筋等等,甚至是昆虫。当然,昆虫之类的,北方人吃的不多,只能是算是一些特色串。

烧烤呢还分炭烤、电烤,炭烤还分炉碳、碳缸……还有铁板烧的各种东西。”

说着陈曦指了指煎豆腐、土豆的那个平底锅,继续道“铁板烧有些像这个煎锅,不过是个更大的平金属板,可以把鱿鱼等各种东西放在上面用油微煎。

老板会拿个平铲压着上面的鱿鱼煎到焦香,做好了再洒层调料,那味道……我跟你说绝了。”

穆朝阳看她状似回味的舔了舔嘴唇,忍不住轻笑。

陈曦又用筷子拈了粒花生放在嘴里“你别不信,我们那时候,串还有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