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在咬我屁股(1 / 2)

陈旭到家的时候那一脸喜气藏都藏不住,要不是陈曦拦着,他差点就直接跑秧田里把奖励正式职工名额的事情先跟家里人说喽。

好不容易等到天色见黑,陈老爷子和陈成栋夫妻都回了家,还不等他们去问陈旭为啥笑的见牙不见眼,这家伙就凑过去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清楚。

这年头农家人很难有机会成为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对于能捧上‘跌饭碗’,陈成栋夫妻表现的比儿子还激动,连陈老爷子也乐的翘起了胡子。

只是工厂都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如果陈成栋夫妻去上班了,就没那么多时间弄蒸糕的生意了。

这些日子给三家食堂送蒸糕,为陈家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仅是大半个月就赚了近两千块钱。对陈家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他们不可能放弃或者缩水蒸糕生意。

于是高兴激动变成了两难,除了陈曦以外,连放学回来得到消息的陈晓、陈晨都在饭桌上拧起小眉头,跟着纠结了起来。

梁飞是外人不好多话,只能闷头吃饭。

陈曦对县里几家企业并不看好,她希望通过工资和蒸糕生意收入的比较,最终让家人打消去国营企业工作的念头。可是陈国栋夫妻、陈老爷子对这事儿却非常执着。

三人都认为国营企业的‘铁饭碗’是关乎一辈子的大事儿,不止收入稳定、看病不用花钱,连老了干不动了国家还能月月发钱。这种事求都求不来,就更别说放弃了。

陈成栋咽下嘴里饭菜,轻叹口气道“这蒸糕最累人、费时的就是把泡好的大米磨粉。要是能把那条小毛驴利用起来就好了。”

小毛驴是陈曦他们遭遇‘猿四爷’那晚所得,警队没地方养,又没发现失主,只能暂时寄放在陈曦他们家。

原本陈家人要是用那只小毛驴拉磨也能省不少力气,可无奈的是大磨盘在院子里人多眼杂,很难保守蒸糕的秘密;小磨盘在厨房毛驴又转不开身,所以只能用人力。

陈曦早就想用电动磨盘代替人力,那东西也不用花高价买成品,对她这个机械高手来说,自制个仅需带动磨盘即可的发动机,闭着眼睛都能搞定。

糟心的是家里连个插头都没有。当然,接个电线对她来说也没难度,可难就难在这时候农村的入户线都是灯线,里面的铜丝太细了,仅能用来照明。如果陈曦真接上插头妄图带起发动机,那发动机还没转起来呢线就烧断了。

不想烧断线就只能从村口小路那的电线杆处自己接线,这样一来不止全村人都会知道陈老五家有‘电器’,陈曦也没地方去买几百米的粗线往自己家里扯呀。最终‘陈大天才’也只能望杆兴叹,暂时打消了电动磨盘的念头。

陈老爷子也没了食欲,放下碗筷跟着叹气。接着是杨芳华、陈旭,最后连陈晨都憋着嘴不吃饭了。

陈曦原本另有打算,可看着家里人愁眉不展,也只能妥协了。轻咳了一声缓缓道“蒸糕最费时的,一个是磨制的过程,另一个就是咱们送货的过程。如果你们真打算去县里工作,那咱们就在县里租个房子。

一来爸妈上班方便,陈晓、陈晨也不用再起早走那么远上学了;二来咱们也节省了送货的时间。”

陈老爷子点头“这到是个不错的办法。”

杨芳华却皱眉道“我之前听人说县里房子特别贵,也不知道租下来要花多少钱?”

陈曦闻言解释道“我跟县医院食堂的林主任、高中那边的李副校长都打听过了。

靠近县医院和县高中那边房价要贵一些,可稍微偏点儿的地方带个大院套的房子租下来,一个月也就八块十块。

以前咱家拿个十块八块的感觉挺吃力,现在真不是啥花不起的大钱。”

杨芳华也是听人传的县里房子贵,可如今闺女说只要十块八块立刻就觉得传闻不可信。如今陈